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活跃的课堂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课堂上"语文本身"的东西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庸"肿",当下应该为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还语文教学真实的面目,这样才能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通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孔雀东南飞》、《离骚》等教学案例,论证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教什么",即从学生需求角度和凸显语文核心价值角度设置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怎么教",即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创新,这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4.
许伟杰 《考试周刊》2011,(11):41-41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在此,我就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杨春兰 《文教资料》2011,(22):66-67
"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说"与"写"的位置发生了逆转。我们要重视语文课堂中的"说",也要重视"写",追求"说"与"写"双剑合璧,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会儿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组织表演,一会儿音乐响起……看似包罗万象,唯美至极,似乎唯有如此才符合"课标",才显示"动态",方催发"生成"……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又能收获多少呢?他们的语感得到培养了吗?思维得到发展了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了吗?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了吗?……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我们语文教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可是结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要给语文"瘦身""减肥"……那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呢?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沈佩 《考试周刊》2011,(15):29-30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味儿",就是应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魅力,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把握文本语言,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具有圆融之美,整体之美。本文从对"语文味儿"的认识开始,进而产生思考,接着总结出四条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0.
课改10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景象。然而,透过表象看其本质,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得"意"而忘"言",就是重"言"而轻"意","意"与"言"严重脱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导致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得言",又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即让学生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为文之妙;"得意",即让学生感悟文本之情理意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纵观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要改变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状况,首先就要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使每堂语文课都成为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必须首先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把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真正做到"语文姓语",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成了"导演",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仍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学目标未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周婉慧 《考试周刊》2011,(46):68-69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四变":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14.
刁永能 《考试周刊》2011,(14):50-51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津津有味",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殷安平 《考试周刊》2012,(25):32-33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教学与生活有机融合,使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教师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应该善用教材而不依赖教材,让教材成为生活的再现与延伸,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与教材产生共鸣、与老师产生共鸣、与同学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杨文元 《文教资料》2014,(18):161-16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形成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课题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教学形式看似热闹活泼,实则繁缛浮华,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应还原语文课堂的"简约",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力求简洁明了,以自然、朴实的教学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清新宜人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7.
唐友芬 《教师》2012,(13):60-60
时下,打造富有实效的语文课堂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的心愿与追求。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一改往常的"模模糊糊一大片",做到"清清爽爽一条线"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富有实效的语文课堂需要精心预设,使语文课堂"简单化";需要把握语文思想方法,遵循学生思维规律,使语文课堂"扎实化";更需要课后反思,使语文课堂"智慧化"。  相似文献   

18.
高苏 《现代语文》2009,(11):79-79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就成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自然也就由关注教师的"教"转而关注学生的"学",强调关注学情。关注学情,语文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叶由全 《考试周刊》2011,(35):49-5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资源,构建以生为本、低耗高效的"低碳语文课堂",把"减负提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赵利 《考试周刊》2011,(25):52-53
本文从净化目标,立足语文本质;优化教学环节,着眼学生发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效率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舍"与"得",以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