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发展武术产业,培育武术市场是现代武术事业的重要部分,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是武术产业的主体市场之一。本通过对影响我国武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因素的分析,提出培育和发展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鲁勇  李险峰 《中华武术》2005,(12):55-56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1950年全国大力倡导发展民族传统武术运动。1952年武术被作为民族形式体育项目进行推广。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武术被正式定为体育表演项目。1957年,原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第一部以流传面广的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套路规则》问世,至此武术被纳入我国体育竞赛体制。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今年初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于7月间两次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和北京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会议对各地武术行家报送的56种功力比赛赛项和竞赛规则进行了认真论证,还对比赛的规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随后以会议论证结论为依据,制定并颁布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程》和《武术功力比赛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5.
简讯     
《精武》2006,(4)
王菊蓉教授在美病逝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之女、武术家王菊蓉教授, 于2005年12月25日在美国病逝,享年77岁。王菊蓉教授原籍河北沧州,是最早参加全国制订和修订《武术竞赛规则》的专家,代表著作有《拳术二十法》、《龙双剑》、《武术》、《青少年运动武术》、《王子平与武术》  相似文献   

6.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4,(6):7-7
2004年5月18日晚,北京大学武术文化节闭幕式专场高校武术表演大会在北大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北大武术文化节于4月23日开幕,历时一月。文化节期间不仅举办了内容丰富多彩的讲座,而且还举行了武术影视观摩和交流等活动。18日晚,来自北京市众多高校的大学生武术爱好者及民间著名武术家、专业武术运动员等激情演绎了一场“北京高校武术表演大会”。  相似文献   

7.
鲁夫 《武当》2004,(9):5-5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今年初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于7月问两次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和北京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会议对各地武术行家报送的56种功力比赛赛项和竞赛规则进行了认真论证,还对比赛的规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随后以会议论证结论为依据,制定并颁布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程》和《武术功力比赛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8.
浅谈长拳套路技术难度动作的概念及量化体现赵秋菊武术套路技术中的“难度动作”一词是现代武术用语。1973年《武术竞赛规则》中曾规定“跳跃、翻腾、平衡等”为难度动作,80年代末期不少行家又提出了“高、难、新、美”四个字。然而,几乎没有人对武术难度动作、难...  相似文献   

9.
信息专递     
本溪举行“庆建国五十周年,迎澳门回归祖国”大型武术表演活动 9月18日上午9时,辽宁省本溪市政府广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武术爱好者及观众近一万五千人汇集在这里,举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大型武术表演活动。 此项活动是本溪市委、市政府、市体委庆国庆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主  相似文献   

10.
记者日前在中国武术协会获悉,将于今年11月举办“全国武术功力比赛”。为了通过这一开创性的赛事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锻炼方法、丰富武术活动的竞赛项目和竞赛方式、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中国武术协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其评判规则。 据中国武术协会《关于征集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其评判规则的通知》[体武字(2004)16号],凡武术运动中最基本的或以武术内容为基础整理编创  相似文献   

11.
96全国武术锦标赛(套路个人赛)女子赛区于9月24日、25日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降下帷幕,男子赛区则于9月28日、29日在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收兵。 此次比赛执行96年国家体委制定的《武术竞赛规则》,新的规则增加了部分指定动作,增加了难度,并对于创新难度动作做出了加分的规定,鼓励运动队多出创新动作。比赛中启用了新的电子示分器,五个电子显示屏,使裁判长、总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同时监督每个裁判员临场评判的情况,完善了  相似文献   

12.
钱江 《武当》2009,(12):26-26
早在1952年,国家体委专门成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把武术和赛马、荡秋千、蒙古式摔跤等民族体育运动一起列为推广项目,并于1953年11月8日~11月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5年,国家体委运动司设立了武术科,1959年改为武术处,负责管理武术、棋类、射箭、摔跤等几个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半个世纪内共进行了八次修改,《武术套路竞技规则》是武术竞技水平的标尺,因此《武术套路竞技规则》的每次修改变化必将影响武术的训练和比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着重对1996年和2003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并分析规则的变化对武术套路的训练和比赛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26日,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文艺表演会。来自北京少林武术学校表演团的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武术文艺节目,这些节目有《盘古开天》《十三根僧救唐王》《精忠报国》《杨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从1958年第一次制定武术竞赛规则到今天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每次规则的修改都会对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武术套路技术发展又会促进武术竞赛规则的更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章通过研究武术竞赛规则探寻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趋势,为武术套路运动训练以及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柯超 《武当》2012,(7):4-6
5月的武当山,春意盎然,百花含笑,碧水欢歌。在这宜人的春日,为了更好地服务武友,进一步探索中国武术发展新路,促进武术文化的全面繁荣,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于25日至28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隆重举办了"2012首届武当演武大会"。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武友,提高技艺,健康身心"的宗旨,演武大会设有武术名家表演、传统武术绝技表演、武术拳(械)比赛、太极推手争霸赛、话武论坛、"武当百杰"评选以及武当武术大讲坛、《当代武林名家大典》首发式、游览道教圣地武当山等九大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7.
对武术套路竞赛项目设置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武术套路竞赛项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即取消《武术竞赛规则》中“其它拳术”和“其它器械”的比赛,将竞赛项目分为长拳、太极拳、南拳三大类,按三类分别计算和录取单项和全能成绩,每个项目都进行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相结合的比赛,并可逐步使用于国际武术比赛中。  相似文献   

18.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现场观察法,对首届世界杯武术散打赛及最新《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应该在保持其特征的基础上朝着简明、规范、合理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旨在为促进武术散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奥运发展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作为武术专业中的新兴方向,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武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但从总体而言当前武术课程的设置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文章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角度论证了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而提出合理化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