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豫北地区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及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5.16%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降低高校男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锻炼时间、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高职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阐明高职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指出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负担过大、缺乏体育锻炼、饮食起居不规律、不良嗜好等.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并探讨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为预防和内化教育高职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问题是困扰高校教师群体的关键问题,亚健康状况的科学诊断与致因分析是亚健康预防、改善的基本前提。采用问卷调查和一滴血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体质亚健康状况进行了医学检测,同时系统分析了各类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得出主要结论:①辽宁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且女性略高于男性,理科专业高于文科专业;高校教师亚健康在年龄上和职称上呈现倒U型分布。②辽宁省高校教师群体亚健康状况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亚健康表现为胆固醇不规则结晶、脂质斑块;血液系统亚健康表现为红细胞聚集;消化系统亚健康表现为肠道毒素(黑色结晶);运动系统(骨关节)亚健康表现为骨关节炎。③影响辽宁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生活习惯因子、饮食习惯因子、体育锻炼情况因子和工作环境因子,不同类型的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类亚健康状态与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查询法等方法,对当代人类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了体育是亚健康向健康转化的重要手段,使更多的人了解体育锻炼对亚健康预防和消除的独特功能,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与课余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肥胖率为2.06%,男大学生的肥胖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肥胖女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肥胖男大学生,51.18%的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每周锻炼3次及其以上、每次锻炼60min以上、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上的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对运动技能与可持续性自主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使体育锻炼的所有参与者,即体育锻炼管理者、体育锻炼指导者、体育锻炼受益者明确运动技能与体育锻炼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结果认为:人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是自主性的、可持续性的。运动技能影响着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自主体育锻炼是在具备了心仪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相互发展并持续着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的预防和消除具有独特功能,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目前,运动干预对亚健康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促进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进行;运动干预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有氧运动;中低强度的有氧练习是改善亚健康的较佳方法;综合干预方法对改善亚健康的效果最为显著.由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确切病因存在争议,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治疗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亚健康的运动干预研究也有若干问题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进行心理亚健康人群筛查,对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的40名高校女教师进行健美操运动干预实验,并以CMI量表和SCL-90量表检测、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8周的健美操锻炼,受试女教师CMI心身症状均值和SCL-90的测评得分均低于运动干预前,多数因子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健美操为手段的运动干预对心理及生理均具有较好的纠偏作用,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整体效果显著,尤其是对改善情绪效果明显。结论:运动干预是改善心理亚健康人群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早期及时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有助于加速其向心理健康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9.
周际明 《体育世界》2010,(12):99-100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增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和改善现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身心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旨在探究其形成因素,以及采取以健美操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干预措施,为缓解和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做出一定的治疗与纠偏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亚健康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运动被认为是治疗亚健康的1种重要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增进健康,剧烈运动或过度训练导致亚健康,本文查阅大量资料并提出合理运动的观点,正确指导人们科学健身,预防和治疗亚健康,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商丘市市级医院护士200名,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和精神科访谈,筛选出心理亚健康的护士,选用健身操、跳绳、爬楼梯的有氧运动形式进行干预,8周有氧运动后再次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和精神科访谈,探究有氧运动对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通过8周健身操、跳绳、爬楼梯的有氧运动,护士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降低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发生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适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改善机体的呼吸、运动、心血管、免疫、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普通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亚健康现状调查入手,探究现阶段研究生亚健康状态形成因素,提出科学体育锻炼等对策,为减轻亚健康对研究生的负面影响,减少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则宜 《体育科研》2007,28(1):51-54
阐述了不同人群的亚健康问题及其危害,并就规律运动和合理营养在远离亚健康,防治疾病和抗衰老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为使运动加营养真正成为健康生活方式,在运动的科学安排和营养的合理化方面进行了叙述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南省高层次女性人才的亚健康发生率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从河南省11个单位中随机抽取600名高层次女性人才,对其亚健康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高层次女性人才的亚健康发生率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午睡、早睡早起、早餐、三餐、体育锻炼、锻炼频度、锻炼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熬夜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甜食、高脂肪食物、零食、夜宵、吸烟、饮酒、锻炼强度无关。结论:河南省高层次女性人才的亚健康发生率与睡眠、作息与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与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亚健康的特点,分别从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两个方面阐述了有氧运动对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