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威 《华章》2011,(3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本文就如何创新新闻报道方式进行了分析,以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报道改革难、创新难有目共睹。但是,越难说明问题越严重,越需要探索。以《郴州日报》时政新闻报道改革为例,摘取该报2012年2月至3月间时政新闻见报作品,初步探讨了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实现路径、制度创新、采编创新及改革成效的测定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场域下的社会问题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表明,由于新媒体场域和传统媒体场域具有不同的特质,社会问题新闻报道具有突发性、集聚性和畸变性,有必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界定社会问题新闻报道的阈值、创新把关新机制、注重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等新媒体社会问题报道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离不开人.所以,以人为本是新闻报道所要遵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我们新闻采访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性化元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级媒体热衷于民生新闻报道,民生新闻报道质良莠不齐,没有实现民生新闻的真正价值.该论文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价值和品位,实现民生类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切实增强广播、电视这些主流媒承担起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确立其新闻传播平民化视角.本文就如何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视角进行了分析,以践行"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不辱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新闻报道,使媒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改建和加强新闻报道新模式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以此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熊艳玲 《考试周刊》2009,(39):52-53
新闻工作者应了解受众接受新闻事物的需求、动机,以及接受新闻报道后的反应、效果,对新闻报道采取风格独特的创新形式,树立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3"安排了新闻报道小写作练习.虽然我们几乎天天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新闻、听广播新闻,但是,一下子学写新闻报道,不要说学生,恐怕很多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0.
解艳 《双语学习》2007,(12M):155-156
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方面入手,对两篇英语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考察新闻报道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现他的意识形态倾向以影响读者理解的。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3"安排了新闻报道小写作练习.虽然我们几乎天天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新闻、听广播新闻,但是,一下子学写新闻报道,不要说学生,恐怕很多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  相似文献   

12.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语篇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分类、情态、消息来源等几方面对<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新闻语篇里的语言如何被意识形态影响,又如何传播和固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闻报道如何提高受众对执政党的认知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广州日报》对十七大的报道及策划的借鉴之处。在复杂的国情面前,媒体作为执政党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要起到“上传下达”即执政党和受众间沟通、交流的作用,而且应该通过新闻报道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作用。这就要求媒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道手法,以更好的帮助受众完成从了解执政党到信赖执政党的任务,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以提高执政党在受众间的公信力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华西都市报>5.12汶川地震五篇新闻报道为文本,探讨灾难新闻报道中英雄原型的运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滁州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民生新闻;分析从中央到地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的原因;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和发展趋势;滁州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以及开展“走转改”活动后显示的福射效应,为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中的叙事批评尝试探讨人如何透过故事达到说服的目的.叙事的修辞研究将叙事看成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交流行为.新闻报道的一般模式通过讲述一个事实故事以达到莱种劝说的目的.新闻叙事通过选择性事实和其独特的形式实现主题,而新闻的主题一般为道德上的教化.美国媒体关于本·拉登之死的新闻报道通过一系列事实的再现向世界读者传递了一个信息:无论耗时多长,正艾终将得到伸张.这也是新闻叙事的普遍模式:事实的再现与道德教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晨报》是内蒙古地区的一张综合性都市类报纸,它以突出的本土新闻报道和专题化的报道视角,在内蒙古地区受众群体中影响很大。本文采用媒介的内容分析法对《内蒙古晨报》版面的各类新闻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内蒙古晨报》新闻报道的规模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版块提出了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今年来都市报新闻报道失范行为的表现进行了综述,并对如何解决社会新闻道德失范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消息)缺乏文采,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新闻报道,仍然是沿用至今的八股式新闻,公式化,概念化,平淡无味,形式呆板,读者不爱看.因此,晚报新闻要软着陆,以清新明快的形式取代沉重死板的形式,使新闻报道具有文采.新闻报道的所谓软着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结构新颖.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倒宝塔”的形式当作新闻报道的规范,成了大家公认的格式,许多同志在写作时“不敢越雷池一步”.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新闻报道也应该千姿百态.要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就要有结构新颖的新闻形式.在一家晚报上有一条《中国民间艺术品在美展出》的消息,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听力理解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从掌握新闻报道的特点、把握新闻题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提高新闻听力能力技巧方面探讨如何应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理解,使学生更好地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