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专家访谈法等对奥运会"瘦身计划"进行全面分析。主要结论:通过实施奥运会"瘦身计划"可以调整奥运会比赛项目、压缩奥运会规模,有利于解决奥运会庞大臃肿问题、防止奥运会过度商业化发展等,它的实施会为部分奥运会参赛国的优势项目进入奥运会创造机会,对以取消项目为优势项目的国家的奥运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京生 《游泳》2002,(6):2-3
釜山亚运会中国游泳健儿以20金对11金的巨大优势战胜强敌日本队,重新登上亚洲泳坛盟主之位,使国人对中国游泳的期望值一下子增高起来。许多人已经在用奥运会的尺子细细衡量,计算中国游泳在两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能够夺取多少枚金牌。两年前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只有5个项目进入决赛,其中齐晖的200米蛙泳成绩最好,名列第四。另外四个项目的名次是一个第六,三个第八,总分为11分。如果将这次釜出亚运会中国游泳选手的成绩折算成为悉尼奥运会的成绩,那么罗雪娟的100米蛙泳和齐辉的200米蛙泳…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游泳竞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竞技游泳比赛奖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北京奥运会竞技游泳比赛金(奖)牌呈分流态势,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世界竞技泳坛竞争格局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特征;中国能与世界竞技高水平选手竞争的运动员不多,项目发展不平衡,总体竞争实力不强.  相似文献   

4.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李艳凤获得女子铁饼铜牌,为我国铁饼项目实现了奥运奖牌零的突破.女子铅球项目,巩立姣获得铜牌,李玲获得第4名,刘相蓉获得第6名;女子链球项目,张文秀遭遇裁判改判,到手的铜牌被"抢走",最终名列第四;女子标枪项目,吕会会获得第五,创下我国女子标枪选手在近3届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女子投掷项目的集团优势和较强的竞技实力.  相似文献   

5.
首届现代奥运会在1896年的希腊雅典举行,那时网球就是第一届奥运会所举行的8大比赛项目之一,也是惟一的球类比赛项目。这次比赛只有男选手参赛,项目有单打和双打。 1900年,第2届现代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次网球比赛设男单、男双、女单、女双和混合双打5个项目。从第9届奥运会开始,由于国际网联与国际奥委会在职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理解上发生分歧,奥运会取消了网球这一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6.
王跃新 《游泳》2005,(4):36-36
许多优秀运动员在自己的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称霸,但是还没有一个人像美国选手奥特那样长期在自己的项目上保持优势。奥特在连续4届奥运会上(1956、1960、1964、1968)都赢得了铁饼比赛的金牌,他每一次赢得冠军,都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在他1968年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上,奥特是以第4名的身份进入第三轮试投的,他只有在最后一次试投中超过对手才能取得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技实力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体操男队在东京奥运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体操新规提出我国男子体操备战巴黎奥运周期的发展路径。结论:(1)团体实力上,中日俄各有千秋,实力不分伯仲,三国争雄局面形成;单项实力呈现群雄纷争新态势。(2)中国体操男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未深入把握规则精神、成套编排未能契合世界潮流,排兵布阵和选拔机制缺乏科学性,短板项目裹足不前,伤病问题依然严峻。建议:精准理解规则精神,把握潮流编排模式;统筹好难度与质量的协同发展;打造一流全能选手,提高优秀选手层厚度;强化优势,恶补短板;"科医"助力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伦敦奥运周期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竞争力。结果显示:我国女子短距离自由泳和蝶泳是奥运会传统优势项目;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女选手实力明显提升,男选手强势崛起;游泳队有数项年度世界排名第一,有望夺取金牌。提出充分利用举国体制,在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奥运会我国男子获奖项目各等级项目群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男子第28~30届奥运会获奖项目中的绝对优势项目群、相对优势项目群、潜优势项目群、弱势项目群,分析了各等级项目群上竞争对手实力,为我国第31届奥运会项目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参赛项目在举办届与非举办届的金牌数和我国奥运项目2008年得金优势为研究时象,对举办国参赛项目在举办届和非举办届的得金比进行T检验,发现举办国参赛项目在举办届时的得金比明显高于非举办届,表明奥运会举办国参赛项目存在举办国优势.对奥运会举办国参赛项目得金优势进行聚类分析,把所有奥运会项目划分为高优势项目、中优势项目和低优势项目3大类.从数据分布特点来看,奥运会项目举办国优势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项群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各参赛项目雅典奥运会竞争实力、项目发展潜力和计算出的各奥运会项目举办国优势,综合评价2008年奥运会我国男女参赛项目的举办国优势,并据此确定各项目参赛目标,按照目标把所有参赛项目归为超越雅典、保持金牌、突破金牌、力争奖牌4大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奥运军团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奥运会上以金牌32枚,总牌数63枚的战绩,超过了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和59枚奖牌数,在奥运会上以前所未有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军团在14个项目上获得冠军,远远超过了往届的奥运会夺金项目。本文通过中国军团在奥运会的阵容组织,各体育强国摘金夺银形势;中国竞技体育对四年后北京奥运的策略,以及雅典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的提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再传捷报。  相似文献   

12.
对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成绩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比赛前三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其成绩发展过程及成绩的递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揭示了耐力性项群成绩发展变化特征.各单项成绩演变与训练法的出现是同步进行的,不同的训练方法给田径耐力性项群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男女各单项速度发展变化有各自特点,发展空间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录像统计法、访问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中国男子体操在第28届奥运会上的竞技实力水平,并针对中国队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发展性建议。中国体操总体实力下滑,难度编排与日、美相当,但缺乏新意;而优势项目失误、弱项扣分太多、强项积分不够高及小将心理素质不过硬等因素,是中国男团雅典失利的主要原因;强化强项技术细节、完善弱项难度及技术完成规格等,是中国男子体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吕韶钧  裴孝成 《冰雪运动》2015,(2):29-36,42
以历届冬奥会项目设置情况为研究的突破口,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冬奥会项目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冬奥会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从历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设置规律来看,其项目设置明显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冬奥会比赛项目中的运动大项和运动小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不均衡性,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比例急需调整优化,男、女项目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冬奥会项目设置应重视项目准入的标准化,体现项目内容的均衡性,凸显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及代表性,兼顾项目形式的观赏性,注重项目推广的可行性,吸引更多的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参与,同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将更加促进冬奥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奖牌榜比较,分析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和潜在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精神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武术必须积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五项基本原则。参与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提条件,竞争原则要求武术形成自身的竞技形式,公平原则要求武术运动具有规范、科学的竞技行为和竞赛规则.友谊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本目的,奋斗原则要求升华武术的精神思想,改变传统武术观念使之适应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7.
着眼于第28届奥运会我国隔网对抗性获前三名项目,对奖牌分布情况与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隔网对抗性项群奖牌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女子项目奖牌数多于男子项目,双打和集体项目奖牌数多于单打项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举国体制、国家集训体制、女子项目的男子化、先进训练思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重点项目是奥运赛场的主要夺金点,在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关键期,总结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重点项目奥运备战举措,对于提升我国备战参赛水平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我国重点项目备战形势严峻,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在备战主体、人才选拔、科技驱动、国家队组建、情报搜集、保障体系、复合型团队等多个层面采取了针对性举措,围绕重点项目加大投入,竞技实力不断提升;我国重点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不平衡,存在体能制约短板、后备力量不足、科技助力不够、复合型团队效能不高、信息情报掌握不准等问题。研究提出,挖掘政府、社会、协会、俱乐部等优势资源,分类强化重点项目备战参赛;科学统筹重点项目参赛资格计划,确保综合实力最强的重点运动员参赛;加强对项目规则和重点对手的情报研判,提升重点项目备战参赛的精准度;针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打造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增强专项体能储备;打造重点项目科技精准助力方案,强化备战参赛关键问题的联合攻关;配套精细化的赛时风险预警和防控策略,提升重点项目体系化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荣  陈亮 《体育科学》2020,(4):15-27
目的:分析以往冬奥会单人项目运动员多维度的参赛制胜特征,为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参赛策略提供借鉴。方法:以2014年和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单人项目前8名运动员(1 136例)的以往参赛特征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以往冬奥会、奥运周期世锦赛、奥运赛季世界杯赛的参赛对本届冬奥会名次取得的作用方式。结果:与低龄类项目相比,高龄类项目在冬奥会参赛和冬奥周期世锦赛参赛均表现出经历多且名次等级高的特点。此外,冬奥周期无兼项项目的最好名次等级高,有兼项项目主项成绩突出。结论:高龄类项目更加注重以往参赛经历,冬奥周期和冬奥赛季成绩应上升或保持稳定,有兼项项目冬奥周期应适当发展副项,但冬奥赛季应重点关注主项的能力和状态。建议:在把握不同单人项目参赛制胜特征的基础上,我国重点项目应依据优秀运动员数量、年龄、冬奥参赛经历,在北京冬奥周期中选择适宜的专项能力提升或保持方案,并制定差异化参赛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论奥运会的全球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6,27(2):50-54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从奥运会的举办地点、设项、参赛国家、参赛运动员、组织机构、观众和新闻记者等7个方面的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奥运会的全球化进程,全面、系统、深入地从新的视角审视了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从更深层次认识奥运会对当今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揭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