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思政教育教育内容的发展,使人们对隐性教育资源和其效能的认知程度得到了加深。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恩政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中针对隐性教育及隐性教育资源的概念进行引申分析,更好的研究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的扩展,从而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促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了隐性教育资源的含义及特点。提出了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开发运用的五种新方式:学生相互教育评价、艺术怡情、全员管理、家校共教、信息互动。以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回避了显性思政教育单向性和片面性,更注重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该文重新审视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立足于抓作风、促教风、带学风,发挥三风建设这一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从打造先进型、服务型、教育型、创新型作风;塑造重师德、重学习、重感染的教风;通过自治管理、标杆管理、活动开展、氛围导向,构建优良学风等纬度提出高校隐性思政教育路径创新的策略,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部分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出现了各种极端社会问题,其原因在于隐性的思政教育少有人问津,而以显性教育资源又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应该将隐性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拓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强化多媒体载体的应用,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开设系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广参与式互动评,并积极利用网络来增强隐性教育资源的社会渗透力.  相似文献   

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承载体,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校园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其贴近校园主体,能够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接受教育,得到心灵的感化和情感的陶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此的探析,既是进一步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前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新举措,充分体现我国思政工作正在加强教育的内隐性、渗透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显性学科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能。基于隐性教育理论,探讨隐性思政教育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揭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构建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模式,对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隐性德育强调潜移默化中将思想道德、观念认知贯彻到学生头脑中,并外化于行指导日常学习与实践。国外隐性教育重视环境营造与技能应用,在促进知识性传授与价值性传递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以及推进教育生活化与现实体验感相结合等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去深度剖析提炼和选择性借鉴。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结合国情、校情开展个性化实践探索,提升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化、形式多样化、教师专业化等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总结了具体的方法与策略,为隐性思政教育的研究和辅导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形式是借用被动表现途径处理的,但其中教育意境却透露着深刻的主动性特征,在活动过程中隐藏的暗示信息按照某一方面解读,可以看做是特定课程设计方式.优质水准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能够提供完善教育实效所需的环境标配效果,并在强烈感情熏陶空间中获得思想解放.高校建设实践中将这部分特定资源赋予某种异质性特征,并倡导在建设环节中不可随意借用他人技术成果而照搬照抄,需要极致放大系统目的性和时态效果的处理潜力,争取联合全员性的指导思路,实现细节教学过程中对这类隐性思政资源的现学现用,维持创新教学机制的时效优势.  相似文献   

10.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以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发展阶段。在传统教育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讲求思政理论的传输,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要培养形式。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思政教育将关注点转移至隐性教育,希望以引导、熏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两阶段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本文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意在解决当前思政教育显性与隐性教育相脱节、教育成效提升不明显的问题,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以适应目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中国的各项发展与全球接轨后,世界上的许多先进思想以及观点在不断的对中国造成影响,中国高校中的许多传统资政教育开始被其影响和制约.如今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慢慢朝着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敢于革新.所以中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结合现在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同时,参考国外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先进方式,然后进一步巩固以及深化隐性思政的教育,以此提升高校思政隐性教育的引导作用,这是相关思政隐性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详情见下文.  相似文献   

12.
隐性教育是美国高校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提高高校教育成效,有效扩展高校隐性教育资源,文章探讨了美国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通过对美国高校隐性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途径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积极借鉴意义,我国高校也可以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培养全面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影响潜移默化、覆盖范围跨越时空的特点,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学科教学、教师人格魅力、实践活动等,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各高校开始优化自身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慕课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路径,但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应注重对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全面优化创新慕课教学模式,保证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慕课教学模式能够带动高校教育资源整合与升级,全面平衡教学创新和资源使用。探究了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显性教育资源难以替代的作用,在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由于教育者自身示范意识不强、学校在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方面投资力度不够及对隐性教育资源的教育意义缺乏宣传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隐性教育资源难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对此提出了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采用学生相互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高校以建党90周年纪念日为契机进行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对纪念日本身进行宣传,更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流于表面。而是应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开展创新应用:一方面认真挖掘建党90周年纪念日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明确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一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蕴含多种教育方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运用的主要教育方法。从唯物辩证法视角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内涵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分析二者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探究高校思政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握好两者之间度的界限,传承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对深化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学理性和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科目,发挥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作用,但隐性教育并没有贯穿思政教育的始终。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将隐性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让思政隐性教育变得有形,不断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品位。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要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思政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契合了当代大学生内在的需要,又是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积极尝试。同时,对如何利用思政网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江苏部分地方高校为研究背景,发现和挖掘出其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缺乏技术支持以及忽视对新媒体载体利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