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评讲课的“三评”是指“评出”知识的记忆组织,“评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评出”成功感。“三评”实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学习成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记忆组织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不断进取的毅力,这是一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评讲课模式。“三评”实验是在克服评讲课的几种弊端(一是注入式评讲,二是随意性评讲,三是按题号对答案评讲,四是无信息反馈评讲等)的基础上,为提高评讲课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期望——新的成功而进行的一种评讲课模式,是成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尹锦华 《生活教育》2014,(9):103-104
伴随新课改步伐,"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教师评价方式日益流行,但在实际推行中却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对学生评教的出发点和实效性须深加审视,必须端正学生评教的价值导向,权衡个中利弊、正视其评价方式的局限———才会有效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对教师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博览》2019,(11):61-62
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者,要根据学情和前置性学习反馈,教——"讲学生能听懂的";根据教情和学生学习能力,练——"练老师讲解过的";根据教学的进度、难度,考——"考学生能做对的";对所谓"学困生"学习状况有全面认识,补——"补学生最紧缺的";对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评——"评学生有进步的"。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完善学生评教.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学生的评教态度、师生关系、对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的理解、评教方式、评教活动的组织、评教结果的反馈等因素影响到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要完善学生评教,以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需提高学生评教的主体意识,端正其态度,提高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使之更为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指标、掌握评价标准:合理安排评教时间,及时提供评教反馈信息;采用多种评教方式;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活动。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答后评,则是这种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正确而有分寸地进行答后评,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增加信息的数量,提高信息的质量,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答后评须注意“五要”: 一要评出兴趣来。当学生对问题答不出或答不全、答不对的时候,有的教师往往将这些学生弃之不顾,而去叫别的学生回答;有的教师则采取简单否定甚至批评训斥的态度,其结果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表明,教师如能尊重学  相似文献   

6.
梅志军 《师道》2016,(4):42-43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家访"(老师走到学生家中)和"校访"(家长走进学校)两种,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路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丰富,尤以"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为潮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大都以"线"上为主,我们姑且称这些方  相似文献   

7.
钱永芳 《贵州教育》2012,(24):27-28
一、家访中的"三学"一要学会正确家访。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家访是联系孩子父母和老师之间的纽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访比起电话、网络等沟通方式,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情感的接触和心灵的交流,产生亲近、信赖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评教"评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教师个人。想使"学生评教"切实发挥监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必须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学生评教"必须"细"字为先。"学生评教"的操刀者是学生,而不论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属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虑有欠周全的人,让他们对自己的老师进行"评教",没有细致的筹备是不成的。"学生评教"要  相似文献   

9.
“成长树”伴随学生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成长树”评价,就是教师用书面的记录“亮化”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学习、课外表现、学习成果等。它要求教师时时用期待、动态、发展、积极、鼓励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方炯球 《中国教师》2012,(13):64-66
<正>"学生网络评教"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具有发展性功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2010年,我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教师评价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2010年度立项课题,"学生网络评教"就是其中教师过程性评价策略的实践探索。在网络评教的实践中,学校不断排除干扰,科学合理地使用评教结果,多种评价途径互为补充,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网络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一、"学生网络评教"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故事"评价是一种用叙事的方式对儿童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被幼教工作者广泛用于观察、记录、评价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学习故事"评价的内涵包括:明确的价值导向,清晰的关注视角,形成性的评价模式,叙事的评价方式,有选择性的记录,不拘泥的撰写形式,多元的评价与交流主体。"学习故事"评价的策略有:有"你"、有"我"的叙述方式;聚焦、简明、清晰的"注意";解读清晰,建构个性化形象的"识别";注重扬长,满足幼儿需要与兴趣的"回应";体现学习的连续性和无限可能性;展示个性,也重视呈现共性;允许带有情感的记叙。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评教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而备受关注。但是在学校普遍实施的过程中,管理的本位主义却导致了评教的实践结果与评教初衷严重偏离。为此,学生评教工作应尽快走出管理主义的误区,探索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评教体系,推动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全面、自由、充分"三个方面。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教育者都在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践行着素质教育思想。其中,通过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如用"成长记录袋"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验探索,成为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验探索过程中,为了避免片面追求评价过程中的形式化,在注意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制"学生评教"调查问卷等方式,找出影响我校"学生评教"的主要原因,为科学制定既突出学生感受又关注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的"学生评教"满意度量表以及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究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变革高校学生评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改革路径:一是建立基于用户主导特征的人本化学生评教取向,从学生角度审视评教内容和指标表述,评价组织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二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变革学生评教方式,增加评教次数、增进师生互动,让评教变得及时、便捷;三是合理应用学生评教结果和评教系统大数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指导。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值得教育人用心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读经诵典,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而将经典诵读以"化整为零"的形式开展,能让学生"知""行"同进,是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教是国内外高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最普遍、最典型和最重要的抓手,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一直倍受教育界关注。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评教工作普遍存在思想理念落后、组织管理粗放、制度导向错位等问题,在指标设计的科学性、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利用的合理性等方面面临诸多困惑。"以学生为中心"为改进学生评教提供了明确导向,要求学生评教指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评教组织方式利于学生参与、评教制度设计引入学生决策、评教结果聚焦学生发展。新时期,高校在学生评教工作中应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诉求为根据科学研制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以方便学生为原则全面改进评教组织管理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全面优化学生评教制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评教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韩敏 《生活教育》2011,(9):63-64
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师范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经过系统的文化课和专业学习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所以学校特别关注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德育的发展。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所以小学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为了培养师范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在日常管理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宿舍、教室、包干区的卫生每天必查并且以分数量化,每周根据得分评流动红旗和小红星作为鼓励。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可行、可靠、直接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学生评教结果普遍偏高,数据过于集中、拉不开差距的缺陷,运用"课程评分+排名分"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