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三军 《体育师友》2009,32(4):74-76
根据对广州市体校业余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发现:摔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但较多为轻微损伤、较少的轻损伤和较少的严重损伤,摔跤损伤的常见部位有头、腰、膝、肩、肘等各部位。文章对摔跤运动损伤发生率、损伤常见部位及发生损伤的原因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结合其它运动项目中的损伤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此外,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损伤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梁政感 《体育科技》2010,31(4):81-82,88
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分析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损伤的发生,促进训练中对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也是开展选材和竞技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摔跤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各个因素和各种预防措施方法,对帮助进行自由式摔跤的运动员在训练中预防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由式滑雪运动损伤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32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调查发现:总伤病率为68.75%,损伤多发生于腰、膝、踝等部,局部负荷过大是首位损伤原因。此外,与带伤训练、动作失误、天气及场地因素亦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捧跤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规则不断改进,跪撑角斗技术的增多,对运动员跪撑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跪撑的实力和技术则成了比赛中决胜的关踺。而滚桥技术则是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最常见、得分最多的跪撑动作。本文通过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赛场调查、收集资抖和技术统计进行研究分析。说明滚桥技术住自由式捧跤比赛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亚洲锦标赛看我国自由式摔跤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年亚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中外运动员使用技术及得分情况的统计表明:当今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的站立技术主要是抱单腿摔、抱双腿摔和压颈转移,跪撑的主要技术是滚桥和骑缠接滚桥,其次是交叉握小腿。鉴于我国运动员被判消极和被警告次数过多,建议平时加大体能训练的力度,加大国内比赛裁判员执法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孙绍鹏 《精武》2012,(7):25-26
摔跤是最古老的格斗技术之一,也是人们最钟爱的一种力量运动,其主要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本文主要来分析一下影响自由式摔跤的重要技术,增强在现代竞争中的取胜几率,作为自语式摔跤的关键技术——连贯技术的方法对提升运动员的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由式摔跤的基本形式要求要求开始,对其训练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艺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专项力量训练是自由式摔跤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文章以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现代摔跤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进行综合归类、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以期为摔跤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史敏 《新体育》2023,(22):55-57
众所周知,自由式摔跤是一项需要运动员具备极强综合身体素质才能展开的对抗性运动,整个比赛下来运动员将会耗费大量的体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让运动员发挥出色,在赛前对其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先是阐述了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征,对过程中影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提升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旨在借助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帮助训练人员及摔跤运动员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实现身体机能的全面优化,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中夺取优异的成绩,日常运动训练负荷的安排是直接影响运动员体能提高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多年来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监控,探讨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方法,为教练员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备战全 运会预赛期间,笔者对我国5支在火车头体协集训 的男子自由式摔跤队43名运动员的伤病进行了调 查分析。根据调查统计,患病率是67.44%。在这期 间,共有38人次受伤,人均患病率是88.37%。患病 率位居前几位的是韧带损伤12人次,占总伤次的 31.58%;脱位4人次,占总伤次的10.53%;骨折3 人次,占总伤次的7.89%;腰背筋膜炎、急性腰扭伤、 膝外侧疼痛综合症、肘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肋软骨损 伤各2人次,均占总伤次的5.26%,损伤中以急性损 伤为最多,有24人次,占总伤次的63.16%,慢性损 伤14人次,占总伤次的36.84%。在男子自由式摔跤 伤病的调查中以韧带损伤为主;在发生原因中,以急 性损伤为主。而这些损伤都将严重的影响训练和比 赛,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医务监督,加强防护措 施,进—步减少男子自由式摔跤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女子摔跤运动项目,目前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都是一项较有实力、发展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因此,她们的技术动作往往比男运动员漂亮。文章从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身体、技术、心理训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对今后我省女子摔跤运动员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诸多体育运动与竞赛项目当中,摔跤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摔跤的种类有自由式和古典式,二者都被称为国际式摔跤.而国际自由式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之一,在奥运会竞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运动对于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极强的体能,同时还要有战术与技术.国际自由式摔跤,是一项有着极强对抗性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本齐对22名摔跤运动员的伤情进行了调查,发现全部有运动创伤,以耳廓、腰、肘、颈部发生率较高。其中急性损伤占67.85%,以韧带损伤最多;慢性损伤以颈、腰肌劳损为主。动作不正确及慢性劳损是创伤的主要原因。文章对6种常见的运动创伤进行了分析,并就创伤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2007年世界自由式摔跤锦标赛的情况,可知目前俄罗斯实力强大,而以古巴、乌克兰、土耳其为首的第二集团的实力也不容忽视,显然世界自由式摔跤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文章立足于这一格局,结合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训练管理思路的创新,提高运动员比赛出场次数,掌握现代技战术发展趋势和赛练关键环节,完善摔跤理论知识体系,探索自由式摔跤项目制胜规律,达到训、科、医一体化的科学训练是我国自由式摔跤运动训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马文新 《体育世界》2014,(3):132-134
摔跤运动属于体能基础上的技能类对抗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赛场上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对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摔跤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竞赛中必须发挥最大体能强度,从代谢角度来说主要以糖酵解供能为主,并且具有最大力量、爆发力、僵持力、速度及灵活性、稳定性等特点,而有氧代谢能力又决定了运动员竞赛训练的持久力以及竞赛和训练后恢复的快慢。摔跤运动的专项代谢特点和用力方式决定了训练必须针对专项特征进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2013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现场观察等方法,对男子自由式摔跤专项体能特征进行研究,为男子自由式摔跤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法,对广东省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受伤年龄、运动员患病率、创伤分布、致伤情况和运动创伤发病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与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运动损伤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动损伤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高水平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发现损伤呈多发性,损伤部位多集中于膝、腰、肩和头等部。为预防常见运动性损伤,应该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提高专项训练的科学性,对身体的力量薄弱部位进行专门性训练,增加小肌群的训练手段,选择保护设施和器材保护容易受伤的部位等,力求提高和改进今后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巩固优势地位,保持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韦晨阳 《体育科技》2010,31(4):64-69
摔跤运动不仅仅是在站立中进行角斗,而是站立与俯卧角斗相结合的重竞技体育运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徒手,直接身体接触。以将对手摔倒为目的的格斗类竞技运动项目。跪撑是摔跤比赛中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交叉抱小腿技术的分析,从而得到更全面的技术分析。运用现有的摔跤技术训练及比赛的文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广西女子自由式摔跤队队员使用交叉抱小腿技术的成功率,分析得出交叉抱小腿的摔跤技术中的重要性。研究在比赛中的运用特点规律,希望对广大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摔跤运动员属技能类格斗对抗性项目。由于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动作变化迅速和运动强度大。其运动创伤的发生率较高。为加强我省摔跤运功创伤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摔跤运动的竞训水平。我们调查了1985年1月至1988年10月浙江国际式摔跤(包括柔道)的创伤情况。现将资料予以分析、供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医学者参考。对象和方法一、对象:30名浙江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其中古典式8人,自由式12人,柔道8  相似文献   

20.
“国际摔跤”早已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9年1月1日国际摔跤联合会(FILA)推出并开始正式启用新规则。我国于1999年春季首次启动新规则在天津举办了全国古典式摔跤邀请赛和自由式摔跤亚洲锦标赛选拔赛两大赛事,为了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摔跤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能的要求,我们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血乳酸、心率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以期为今后摔跤训练的科学化及提高摔跤运动的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