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大发展,强化其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得出,体育职业实际岗位工作及个人发展的要求,需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逐步建构与体育职业实际工作密切互动的招录方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及职业资格衔接等,培养"来之能用,用之能胜"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F0002-F0002
岳志刚(1959-),女,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留校担任电化教学工作。2001年考入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系攻读研究生学位,2004年获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理事、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与传播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教育技术学会委员。沈阳体育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2):F0002-F0002
刘排(1978-),男,汉族,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学。刘排教授200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20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副院长。2020年入选沈阳体育学院“兴体英才”计划优秀人才。曾获沈阳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沈阳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沈阳体育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先进个人、沈阳体育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沈阳体育学院优秀班导师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座谈、个别访问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事业被重视的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加上进入高学历的培养阶段,很多体育类院校把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放在了理论阶段,而忽略了对其专项技能的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作为各个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培养人才数量的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配置日益紧张的教育资源,使得体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有的专业技术技能的锻炼得到保证,通过对我国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的术科开展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走访访问各高校专家学者,找出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术科课程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适当的增加术科课程量,保质保量地设置研究生术科课程,最终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就上海市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专项运动技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该专业研究生专项中,三小球人数居多;专项技能整体水平偏低,较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参加运动竞赛的次数较少;该专业研究生对研究生学习期间提高专项运动技能信心不足。提高专项技能的对策有:增加专项课程时数;加强专项运动技能的交流与辅导;建立并完善专项运动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精武》2012,(25):6-7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男、女研究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 2 0 9名在校研究生的体育兴趣、健身行为和锻炼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积极探索研究生体育教育的特点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加强研究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 ,对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F0002-F0002
刘元国(1983—),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冬季两项国家级裁判员,残疾人北欧两项国家级裁判员。200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处长(副主任)、冰雪教研室主任,辽宁省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2018年获得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项目支持计划,2019年入选沈阳体育学院"兴体英才"计划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合理,基础教育特色鲜明,体育硕士研究生在组织能力、传授能力、创编能力、评价能力方面相对较好,有利于对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建议加强和完善导师责任制,强化校内外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完善教师梯队的建设,从多层面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注重体育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期全面提升体育硕士的教学能力,培养卓越的人民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1.
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改革现有田径教学大纲、特别是考核方式方法的思路;建议通过研究课程难度和组建"教学型"田径俱乐部等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四所体育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文献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所院校在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阳体育学院对基金项目课题的投入不够;3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有重点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形成多层次、多学科、高素质的学术研究梯队,是进一步完善我院科研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新世纪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001-2005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了沈阳体育学院本科学生的研究水平,旨在通过学生毕业论文反馈的有关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分析探讨本科学生论文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访问法和文献资料法 ,对中国上海体育学院、俄罗斯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的学生培养和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中、俄两所学校在教学管理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方面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考试方法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 ,并据此对我国体育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沈阳体育学院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认为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优化教学资源及其配置、完善办学条件,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学风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课程改革等若干举措,旨在为沈阳体育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以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2002届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过程进行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断攀升,对毕业生的专项技术要求较高,比较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重视英语、计算机水平;探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生自身、学校、社会的薄弱环节,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的现状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确立课程改革的概念及沈阳体育学院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最后提出沈阳体育学院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倾向性的角度出发,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规格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能型篮球人才,就要在未来教学过程中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载文及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提高《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质量的问题。通过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载文"体育训练教育学"比例最大、作者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篇均引文量基本正常等情况,认为采取缩短载文时滞等措施可提升期刊学术水平,旨在为刊物成为核心期刊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