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14,(16):66-66
毕业生就业的季节,勾起笔者酝酿多时的一个概念:无以名之,就叫“就业常识”,英文且称为Career Literacy。让准备就业的毕业生,排除一些对于社会的误解,追上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春天赋予我们蓬勃向上的生机,夏天点燃我们工作学习的热情,冬天鼓起我们与困难斗争的勇气.那么,秋天又能给我们什么呢? 秋天是喜人的季节,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一定要把这美丽的金秋描绘;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一定要为她献上最美的诗句;假如我是一个园林艺术家,我一定要把金秋打扮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全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面临分配的第一年,212万的庞大就业群体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压力,SARS的冲击使得很多毕业生错过了求职的黄金季节,纷纷选择了考研.最近几年信息社会对高素质、高学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研究生、博士生扩招计划,为毕业生创造各种机会.2004、2005年的考研热还将继续升温,社会的发展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学习和竞争的时代,提升自我、把握机会、参与竞争成为每一个有志之士人生奋斗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秋的寒风钻进宿合的窗隙,秋的果实闪烁金色的光泽,穿梭于校园的研究生们加快了步伐,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转折的季节。对于毕业生而言,这个季节很特别,如火如荼的招聘会让整个校园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5.
金秋送爽,新一轮的毕业生找工作又要开始了,笔者由于工作关系,看到每年都有毕业生在找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能让新一届毕业生找工作时少费些周折,我总结出了求职路上的几个重要步骤,希望能对同学们有听帮助.……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毕业生求职的高峰季节,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信息不对接,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到人才市场求职存在盲目性.成功率低;高校推介毕业生往往也缺少针对性,陷于被动.因此,搭建大中专院校与地方人事部门沟通的桥梁,加强人才供需信息对接,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艾雅倾诉屋     
金秋十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又收获了多少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些烦恼会占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到困惑……甘肃兰州胡令军:我曾是个出了名的好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苦读到后半夜,成绩也一直  相似文献   

8.
构建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对于大学毕业生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的构建,政府、毕业生、高校和社会四方面分别履行着不同的职责.政府要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社会中介要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就业难,意味着很多毕业生会一时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也许很多人会谴责高校盲目扩招以及高校学科设置与人才需求失衡.这些固然是一个方面,但仔细想一想,假若当初高校没有扩招,今年高校毕业生中就会有很大一部分早就以其他身份进入社会中.他们也要生存,也会谋求一个岗位.为何谈及就业难时只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李明娟 《文教资料》2008,(5):185-186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必须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一个系统、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结合社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10月金秋,收获的季节,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比拼也即将开始。尽管,国家对于企业进校园招聘毕业生的启动时间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为了抢占先机,企业的校园招聘在争分夺秒。于是,我们会看到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使出浑身解数。一方是初生牛犊的应届毕业生,对于找到"好工作"的极度渴求;另一方是求贤若渴的招聘专员,对于签到"能和企业同舟共济的合适人才"的迫切愿望。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校园招聘中都会采用两种以上的方式来招揽和选拔人才,复杂的流程有的可以多达十几个环节,但在校招的浮华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了揽得匹配人才,HR们可谓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3.
10月金秋,收获的季节,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比拼也即将开始。尽管,国家对于企业进校园招聘毕业生的启动时间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为了抢占先机,企业的校园招聘在争分夺秒。于是,我们会看到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使出浑身解数。一方是初生牛犊的应届毕业生,对于找到“好工作”的极度渴求;另一方是求贤若渴的招聘专员,对于签到“能和企业同舟共济的合适人才”的迫切愿望。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校园招聘中都会采用两种以上的方式来招揽和选拔人才,复杂的流程有的可以多达十几个环节,但在校招的浮华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了揽得匹配人才,HR们可谓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4.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就业心理特征及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  相似文献   

15.
说“金秋”     
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人们喜获的热烈季节。因为到处是一片金黄,所以人们把秋天叫“金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秋天虽称“金秋”,但这与秋天到处是一片金黄没有关系。“金秋”一名来源于古代的五行说。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起源和多种多样性的统一。西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K信箱     
《小学生》2006,(10):44-45
十月,金秋季节,收获的季节。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家的收获是不是也满满的呢?学习了知识.新交了朋友,可能还学会了很多的家务活……呵呵,是不是要向K姐姐汇报你的收获呢?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收获,也要学会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所以,请大家把你从9月到现在所有的收获列一个单子,然后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 呵呵,言归正传.我们开始这一期的知心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就曾作出这样的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将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式出现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最初的体制内就业转变为体制外就业;二是从机构化就业转变为更多的个体化就业。探讨高校毕业生如何创业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困难1.政府和社会各项配套措施不完善或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路障”。…  相似文献   

19.
自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取消计划分配以来,女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给女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也严重地制约了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激剧增加,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社会、用人单位和女生自身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上大学的难度降低了,很多学生都想将来考大学,能在社会人才竞争者获得一席之地,所以很多初中毕业生都选择上高中将来考大学,这对于很多职业中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生源质量和招生人数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也带来了毕业生因为人数的激增就业难的问题.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来越大,这给职业中专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但这里需要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就业的问题.很多学生现在选择职业院校一方面是因为成绩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职业中专学习可以学的一技之长,将来就业压力较小,因此职业中学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它甚至成为左右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