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武术现代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社会变迁意味着附着其身的一切文化事象将随之变革方能与时俱进求得生存与发展,武术亦不例外.研究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背景下展开,就武术体育属性的转变、武术组织与社团化发展、武术城市化与国际化发展、武术教育功能的转徙等几方面论述武术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清末民初武术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析,认为武科考试、义和团运动、镖局的出现、云游僧侣授艺、外出求艺与出外教拳、"反清复明"运动、武术社团等七大因素促进了武术的迅速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上海高校武术社团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上海高校武术在运作机制、管理办法、发展模式等方面所应当具备的合理化取向.研究表明:上海高校武术社团是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的社团之一,上海高校武术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生活方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高校武术社团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或爱好相同的高校学生自愿组织并经高校有关部门批准的群众性业余团体,文章将学校爱好武术的学生自愿组织的以武术为练习和研究内容的学生社团称为武术社团或武术协会,其包括武术协会、散打协会、太极拳协会等。在积极响应团中央“校园文化社团化”的号召下,发展学校武术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武术精神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精武体育会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精武体育会秉承"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的宗旨,促进了武术从民俗文化向体育文化的提升,推动了武术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开辟了全新的武术传播方式,发掘和彰显了武术诸多价值功能,并极其注重武术的和谐发展.精武体育会成为促进武术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先锋与楷模.  相似文献   

6.
武术在高校社团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学生武术运动健身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但是近几年武术在高校社团的发展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对武术在高校社团中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文献资料与专家访谈提出武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武术社团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提出了武术社团管理的和谐发展观可以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社团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武术社团发展的状况,提出了武术社团的管理模式:即外部环境的打造和内部机制的建设。外部环境的打造包括: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打造适合武术社团生存的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武术社团;充分发挥和利用武术社团在武术产业中的中介作用;争取行政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开发政策资源;内部机制建设包括:加强武术社团的组织能力;加强武术社团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武术社团的监督机制;完善武术社团的经济制度;组织赛事交流,推进产业化之路;加强武术社团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武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中国传统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成为学校体育内容的一部分。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发展,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武术认知价值的转变和武术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为中国武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可能。由于师资的紧缺和教材的匮乏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瓶颈。研究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对当代中国学校武术发展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顺超  孙斌 《精武》2012,(16):67-68,70
学收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看重要作用。而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运动文化形式区别于众多的西方体育竞技项目。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情况对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文章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南京市8所211学校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访谈法,调查和分析杭州市武术社团发展的现状.针对杭州市武术社团发展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社团运作资金不足、社团管理不力、社团监管缺失等问题,提出民间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向着制度化、休闲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道家”思想看我国明、清时期武术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亮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04,25(3):24-26
明、清时期,我国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其发展起到了极大理论支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这一时期武术文化的特点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阐述这一时期武术文化汲取了道家思想中部分的观点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其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晚清至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下的武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探讨民国时期武术出现的两种形态,它们是时代的产物,深刻把握它们的内涵与发展规律,对于武术的保护与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对《中国日用类书集成》《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等资料研究。认为:从明代晚期的万历年间开始,家庭生活百科全书式的日用类书普遍增加了"武备门卷",其武术文献与时代相近的《纪效新书》《新镌武经标题正义》《武备新编》等兵书可互为校勘辑佚,有些内容为后代所罕见,弥足珍贵。崇祯年间的日用类书把武术文献编在"笑谈门卷",并删去与武备相关的内容,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明清之际武术流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期我国为了御国保种开始对体育进行改革,传统体育遭到冲击,近代体育登上历时舞台。在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再到军阀混战到抗体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近代体育在战争中艰难的发展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现代化体育发展才开始步入正轨,到现在经历了60余年我国由体育发展成了体育强国。随着历史的进步,我国人民的健康需求也不断地变化着,人们对健康观念认识的改变也影响着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传播学及学校武术的角度,阐释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学校武术传播的内容及形式。并指出古代学校武术在每个历史时期传播的不同特点,即夏、商、周时期的武术教育以及宋、明、清时期的武学是官办学校中传播,是武术仅存形式,而通过学校进行传播的甚少,而与军事武术的传播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清代末期我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末期是我国近代体育学校创办初期,是我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文章阐述了我国近代体育学校产生、发展的社会原因,分析了体育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状况及对我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健康中国正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国粹项目,理应在健康中国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解读健康中国内涵与分析武术健身健心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健康中国视阈下武术发展战略的调整建议:考虑民众武术需求,调整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鼓励群众参与;针对不同武术领域,改革发展方法;加强健身功能宣传,营造舆论环境;提供保障条件,发挥武术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末至民国是中国帮会形成和壮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帮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青帮发展到苏北地区后,其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帮通过控制当地水陆交通、勾结地方实权派与土匪恶势力对当地武术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积极建设“体育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城市史的考察,提出城市创造和生产出了具有体育属性的中国古代武术,古代城市的大发展推动了武术的繁荣。1)城市格局和制度的革新为武士或武术人结社聚集创造了重要的空间条件;2)城市冶炼业的技术革新为武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支持;3)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塑造和各类武术职业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繁荣的市场扩大了市民文化的需求,使得很多与武术相关的印刷出版行业兴起;市民社会武术典籍和武侠小说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武术在明清时期的繁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繁荣的前提都是“人口集聚”“技术密集”“文化聚落”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城市场域内的议题应当成为当今和未来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