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下面简称《规范》),《中国教育报》记者就《规范》中的几个问题,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问:请谈谈在当前颁发《规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去年,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规范家长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条例,是对父母教育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帮助广大家长学习《规范》,理解《规范》,运用《规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本期起,我刊将开设“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讲座”,逐条讲解《规范》内容。同时,附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全文,供家长们学习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3.
家教信息     
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前不久,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规范》中的教育行为是对家长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具体内容是: 1、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是一份涉及我国千家万户、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它为我国两亿七千万个家庭的教育制定了根本方针。何谓“家长教育行为”?行为一般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教育行为即为涉及儿童教育问题的行为;家长教育行为应当指儿童的父母(就广义而言,还包括祖辈)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在处理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即为我们亿万家庭中的教育制定了根本方针。这一期我们刊出了家长教育行为的十条规范,并约请有关同志就对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撰写文章,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对家长教育行为明确规范的指导性条例,是对现代家长教育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帮助家长们学习、理解《规范》,我们组编了系列讲座共十二讲。这些内容,也可作为各地家长学校的参考教材。本期刊发的第十二讲为自测题,主要供大家检验学习收获。参考答案将刊登在明年第一期(答案可多项选择)。今后,我们将继续举办各种讲座,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共同把《家长学校》栏目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7.
1997年3月,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从此,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也就有章可循。我们把它刊发在杂志上,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了解、学习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近日,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9.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64-65
1994年,本刊曾就当时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组织刊发了系列稿件,对各地学习、领会《规范》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4年,全国妇联、国家教育部对《家长教育行为规范》重新作了修订,时至今日,尚未有媒体对此作进一步的阐释。本刊特再次刊发《规范》的解读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1):34-35
20世纪90年代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是第一次以全国妇联、教育部的名义下发的对家长教育行为的规范。2004年,全国妇联、国家教育部对原《规范》作了修订,修订版的《规范》在理念、境界上都有了提升,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家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最近,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大连中学校长钱咸万先生与副校长姜伟根先生主编的《中学生行为规范读本》,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中学生行为规范读本》是国家教委1994年3月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五个方面40条的具体化。是中学生学会做人的良师益友,是家长辅导孩子的具体化。是中学生学会做人的良师益气,是家长辅导孩子做人的好参谋,是教师教书育人规范学生的好助手。上海市教育局袁采局长给予题词:“育人大计,规范  相似文献   

12.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三条要求我们:“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规范》这一条要求家长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去年九月,国家教委正式公布了《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通知,要求把行为规范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其它各项活动中。 中学各科教学,或多或少都渗透着行为规范教育。在各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行为规范教育,值得探讨。本文就初三《生理卫生》中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我校实际,谈一点个人体会。 现行《生理卫生》教材中,既体现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体现了行为规范教育的科学性。例如,进入冬季,许多学生由于怕冷,不换衣服不洗澡,还有部分学生在座位两侧随便吐痰。作为一个生物教师,有责任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要达到这一目的,我所采取的方法是以教材的有关知识为科学依据,启迪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家庭教育》2021,(2):22-25
2020年8月,全国妇联、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的通知》,对2004年制定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完善。至此,《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已经从1994版、2004版,走向了全新的2020版。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家长的教育行为也顺时而变,被赋予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物教学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赵淑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前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指导中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气长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叫每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小学生行为规范》5周 年。5年来,我们贯彻、实施《规范》,强比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他们从小学会做人,作了一些探索。 为了使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制度化、科学化、易操作,我们按照《小学德育纲要》的总体精神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沙市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分年段分层次把《规范》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66-67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二条要求我们:培养子女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规范》这一条强调的是家庭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的第二条把“重在教子做人”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在学习时体会到,要做到这一条,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端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强化教育意识教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自觉程度。有些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坐下来教孩子识字画画,而对于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却视而不见,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教育”的反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中华家教》2021,(2):14-24
2020年新颁布的《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新《规范》阐明了家庭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强化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对家长在明确法律义务、强化父母责任、突出儿童权利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同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为家长育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引导家长走出育儿困境。  相似文献   

20.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三条: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规范》第三条讲述的是有关子女的智育问题,值得我们仔细咀嚼,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一些原本对智育存有偏颇看法的家长应该更好地理解《规范》第三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