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编辑之悟     
赵永河 《传媒》2000,(5):16-17
报社总编辑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名合格的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很多:是新闻专家,报社报纸的第一支笔,否则无以服众;是政治家,要有睿智的头脑,只有吃透上下两头,把握宏观,掌握微观,才能保证舆论导向不至偏颇;是社会学家,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社会焦点,洞察民意人心,使报纸宣传“对症下药”;是社会活动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靠名人的品格和效应,维系报社报纸牌子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县市报总编辑,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及时组织编采人员精选新闻信息,并迅速传递给读者,才能办出受读者喜爱的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县报。把握宏观信息坚持办报方向报纸是以新闻为载体传播新闻信息的舆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对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问题谈论颇多,对记者、编辑提出这样和那样的要求,这无疑是对的。但是,笔者以为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关键,首先要抓总编辑素质的提高。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总编辑就是一家报纸的火车头,只有火车头行得正,跑得快,火车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飞驰向前。总编辑是报纸的组织者、指挥员,肩负着“研究和设计,实施总的编辑方针政策及指导原则,负责领导编辑行政事务,包括组织日常的编辑活动、审稿、审样”的重担。(见(《新闻学简明词典》)可见,对一张报纸来说,总编辑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办好县(市)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县(市)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从近几年县(市)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县(市)报的总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新手较多,很多“老总”还不知道如何“总”揽报纸全局,办出有特色的报纸。这就迫切需要县(市)报总编辑迅速提高自身素质,以  相似文献   

5.
要当好总编辑,就要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集中主要精力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善于编辑,而且要善于采写。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当好一名记者,才能当好总编辑。我们报社共有三个总编辑,两个分管报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的重要性逐渐被新闻传播学界意识到,新闻学界分别在舆论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舆论调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舆论学理论研究目前只有不多的人在做,多数人专注于眼下各种实用性的舆论调查。一些调查对什么是舆论把握不当;面对舆论、舆情,如何划清马克思主义舆论观和法西斯主义舆论观的界限,认识不清。习近平强调宣传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个"势",包括舆论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正视和尊重舆论是把握、引导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办好地(市)县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地(市)县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笔者赞成这种说法:地(市)县报的总编辑应  相似文献   

8.
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评估。对于客观世界来说,舆论应归属于主观的范畴,但是作为报道舆论、传播舆论、引导舆论的新闻记者来说,舆论本身又是一种客观存在,记者首先要尊重它,而后才能真实地进行反映。作为一张报纸,只有首先承认舆论是客观存在,尊重它的客观价值,才能成为有作为的、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舆论工具。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记者只能沦为时代的丑角,报纸也只能作某种政治意图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9.
总编辑之悟     
赵永河 《记者摇篮》2000,(4):4-5,17
当新闻官儿是件苦差事。苦就苦在这是一个政治性、专业性强、没有绝对标准、操作难度大的职业。一个好的党委书记不一定能带好一支报人队伍,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一定能管理好一个报社,一个优秀的宣传部长不一定能操作出一张有品位的报纸,一个名编辑名记者不一定能当好报纸的总编辑。总之,报社总编辑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名合格的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很多:是新闻专家,报社报纸的第一支笔,否则无以服众;是政治家,要有睿智的头脑,只有吃透上下两头,把握宏观,掌握  相似文献   

10.
总编辑舆论把关难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报纸总编辑肩负的重大责任。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人心;错误的导向或局部错误的导向,则会产生消极的严重后果。报纸总编辑的责任就是动员和组织办报人员,认真采编稿件,精心组织版面,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的顺利实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就报纸总编辑在把握舆论导向中的难点问题谈点初浅看法,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地市报纸协作会议上,三十多位总编辑和部主任围绕着报纸改革的问题,议论风生。大家认为,报纸一改训人的面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使报纸办得面目可亲,生动活泼,首先要在报社编辑部内部树立起民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6,(6):69-70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
  一、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对于新闻舆论业界和学界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作为核心目标。首先是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其次是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最后是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灵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关键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坚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三、把握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着力点。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要做到精准有力,要从当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规律出发,选好着力点。一要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二要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中国新闻学界要坚持“方向的坚定性与方法的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党的舆论宜传工具,最需要的是把党中央和各级党和政府的精神传出去,把宣传内容搞好.这是当一名通讯员的根本职责.报纸是不是只要宣传内容正确就够了呢?宣传内容当然要正确,这是搞好直传的前提,但这也只是完成宣传任务的开始.只有采用适当的方法,使这些正确的内容宜传具有吸引力,读者爱看,看了乐意接受,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扶贫攻坚而尽快摆脱贫困,向小康道上迈进,报纸才真正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工具的作用.如果只讲宣传什么,不讲怎样宣传,只讲上级意图,不讲读者接受与否,同样收不到好的宣传效果.报纸宣传么样才能使群众接受呢?它不同于红头文件,不能强制读者非读本报不可,更不用说非照办不可;它也不同于书刊文艺,不能靠理论条文、虚构故事来传播思想.这就要研究报纸的特征了.报纸又叫新闻纸,要影响读者,就得首先尊重读者了解新闻信息的愿望,主要靠新闻去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4.
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评估。对于客观世界来说,舆论应归属于主观的范畴,但是作为报道舆论、传播舆论、引导舆论的新闻记者来说,舆论本身又是一种客观存在,记者首先要尊重它,而后才能真实地进行反映。作为一张报纸,只有首先承认舆论是客观存在,尊重它的客观价值,才能成为有作为的、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舆论工具。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记者只能沦为时代的丑角,报纸也只能作某种政治意图的传声筒。不承认舆论的客观价值,结果往往就是强奸民意。对一件事情,群众本来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说法的,而且这种看法和说法往往是不一律的,有众说纷纭,有大同小异,也有大异小同;七嘴八舌,或殊途同归,或各寻其是,总之舆论的客观性决定了舆论的复杂性。舆论的复杂性又决定了舆论的多变性。舆论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报纸是总编辑的广告。要办好一张报纸,除了总编辑的素质以外,对于总编辑来说,一要集中精力办报纸,二要抓到点子上。在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宣传层次的今天,研究和探讨总编辑集中精力办报和抓到点子上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报纸总编辑是负责领导办报纸的。正如记者要记、编辑要编、校对要校一样,总编辑要对报纸“总”编辑。然而,现实状况不令人满意,总编辑并没有集中精力办报,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一是官员型。某些总编辑一上任,就像党政官员那样执起政来,今天出席会议,明天坐上主席台,后天发表讲话。总编辑适当参加活动很有必要,但是,天天开会,不把多数时间用在办报上怎么行呢?二是事务型。由于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加之办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得力,一些总编辑成天迎往送来,陪酒陪玩;写材料,打电话,楼上楼下,忙上忙下;上管职工住房,下管职工食堂,不但报纸没办好,自己也没写出一条好稿、编出一个好标题。三是内借型。不论实行哪种领导体制的报社,总编辑都应把90%的精力放在办报上。现在的问题是,报社经营压力大,事业发展任务重,思想工作难度大,因此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分管或兼管一些其他工作,实际仁变成了专管,托人争地皮,出马要资金,上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85年任《铁路工程报》总编辑至今,恰好10年。这10年的领导工作,使我体会到,把握好办报的总体思路,应是总编辑第一位的职责。一、既要注重舆论引导,又要注意搞好服务。每张报纸、每个版面、每条新闻,都有一个舆论导向问题。导向,不仅是指政治方向;经济宣传、生产  相似文献   

17.
当演员,主角难投;担任报纸的总编辑,“第一角色”难演。主角难扮.演员还得粉好;“第一角色”难演,总编辑也要演好。总编辑的“第一角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评论员,总编辑还要当好第一读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报纸的总编辑首先应该是首席记者,只有当好首席记者,总编辑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性。总编辑应努力从三个方面扮演好首席记者角色。第一,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多出精品。作为总编辑,事务繁多,要想深入调查研究,确非易事。可以利用下乡联系工作,抓报纸发行…  相似文献   

18.
在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地市报纸协作会议上,三十多位总编辑和部主任围绕着报纸改革的问题,议论风生。大家认为,报纸一改训人的面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使报纸办得面目可亲,生动活泼,首先要在报社编辑部内部树立起民主、平等的空气,议论、协商的空气。 1985年4月,我刚接任总编辑工作不久,有位同志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发表施政演说?”他虽然说得无意,但却提醒了我。经过一番商量,我在一次大会上讲了两点想法:一是,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努力把《大连日报》办成  相似文献   

19.
我到人民日报还不到五个月。五十年代,我在地方报纸做过一段领导工作,后来不做报纸工作了,但经常看报。正反两个方面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报纸工作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一种舆论,如果没有新闻作媒介,是很难传播出去的。毛主席曾讲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革命阶级是这样,反革命阶级也是这样。干革命一靠笔杆子,一靠枪杆子,笔杆子是为枪杆子开路的,是为革命服务的。舆论先行,攻心为上,如果没有舆论支持,什么事情都难以办成。今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了动乱,最后在北京发生了反革命暴乱。这场动乱和暴乱为什么会发生在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条件。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地位.从而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做到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力;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新闻宣传中自觉贯彻“三贴近”原则,从而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使新闻宣传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从而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之.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真正搞好新闻工作。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