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教改的探索过程中,语教育曾迷失于“功利性”的目的,今天,当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教改的目光开始聚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以人为本”,回复语学科的“特异性”成为当前语教改的共同理念。  相似文献   

2.
面对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的“小语”教学单一封闭、高耗低效的窘状,自1995年9月始,我们开展了“‘大语’教学探索”课题实验。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质”目标出发,构建了以语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加强语课外活动和拓宽语学习环境为“两翼”的“大语”教学体系,走出了一条纠偏除弊的语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3.
语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认为语教学应是“实”与“活”的统一,他强调语课的基本训练既要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又要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今天看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语教师依然要追求“实”与“活”,“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静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章依据“静默语”的交际功能,探讨了“静默语”的类别,从不同化背景下的人对“静默语”的不同理解、态度,以及东西方不同的语言观,剖析了“静默语”的化依附性。  相似文献   

5.
王秀梅 《现代语文》2006,(12):101-102
“语味儿”,是语教学的本质特性。语课耍上出“语味儿”,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目前在我们的一些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红杏出墙”、“为人作嫁”的非语、泛语现象,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倍受瞩目的语教学,似乎是在无垠的草原里行走,于一路的奇山异水、繁花似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语教学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本体的淡化,失去语独有的真味。那么,我们语教学中的“语味儿”究竟是何以丢失的?又怎样才能找到回归的路?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期待有识之士补苴罅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语教材向来以“选型”为主流,为正宗,因而语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问题的讨论。而讨论“选”,首先要弄清“语教材内容”的确切所指,弄清它与“语课程内容”以及与“语教学内容”的区别。否则,我们就不会有一个正当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承认语学科的“工具性”,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承认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语能力,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违背常理,不合逻辑。为什么?其妙莫名。  相似文献   

8.
“语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这样的观点,语教师想必多已接受。但到具体操作的时候,语教学如何走向大课堂,语学习如何实现生活化,却鲜见有人讲出个一二三四来。语课堂教学还是被强调过了头。这个“模式”,那个“步骤”;这个“优化”,那个“提高”;到头来,还不是把学生的语学习兴趣、语学习思维、语学习习惯来个五花大绑,押赴“弑人不见血”的考场。  相似文献   

9.
“语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语新课改中的亮点之一。到底什么是“语教学的生活化”?简而言之,就是让语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为学生打开语学习之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的热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知识,提升语素养。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有过说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寥寥数语,精辟地阐明了”语文”课的意义以及“语”与“文”的关系。既然叫“语文”,“语”在前,“文”在后,这足以体现“语”的地位和重要性——语言是第一性的。所以,在教学中不可“重文轻语”。“语”,即说话,它能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说话是把内部的思想活动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形式,也就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这个转化必须内外一致,思想与语言一致,所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生成的双重语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经历了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互动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当代统一。  相似文献   

12.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含多重向度的复杂有机整体,需要对之进行多重向度的透视:从社会形态向度看,她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想价值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旗帜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理想价值形态、旗帜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图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结构特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而全面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准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也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关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研究从汉字学、心理学对汉字教学进行了研究,汉字输入法的研究则集中在其本身的设计和教学上。如何利用汉字输入法帮助留学生进行汉字学习,却很少有人问津。文章通过探索性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纵横输入法与外国留学生汉字习得的关系:纵横汉字输入法可以帮助留学生学习汉字,在帮助留学生汉字识别和书写方面都具有优势;对于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的留学生、不同形体特征的汉字材料、不同汉语等级的留学生等,纵横汉字输入法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的科学内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弄清与其相关的若干重要概念.那么,从理论上搞清楚“模式与中国模式”、“特色与中国特色”、“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一些重要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明确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华文教育理念,应是克服困难障碍、规避风险、争取华文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依据近年来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3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调查。并结合在印尼教授汉语时的有关调查,探讨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的"七一"讲话,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成为有机统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要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吴丽丽 《海外英语》2016,(15):153-157
Lex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asic element of a language.Chinese culture-loaded lexes are those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are greatly rich in Chinese culture.They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lexes as the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disseminating Chinese culture.It can help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worldwide,improve China's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nations and strengthen China's status in the world.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proposes some possible means of transl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知识,致使不科学的识字教学制约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科学的识字教学首先符合汉字科学.有限的汉字包含着无穷的词义,科学地分析、讲授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汉字、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领悟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减少错别字,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并有助于启迪思维,展开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