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前制造业集群低碳创新网络协同水平参差不齐,集群主体需对低碳创新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从供应链一体化角度,融入决策者乐观测度的区间灰色关联多属性评估方法,构建面向制造商集群供应链低碳创新网络协同运营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对引导地方政府对低碳创新网络资源进行监督调控,提升制造业CSC上不同集群主体协同发展水平,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低碳创新核心竞争优势有一定参考价值;微观上对实现制造业集群由"制造"到"创造"升级、构建协同共享的现代化低碳创新网络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集群通过人才集聚、创新效应提升区城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品牌效应、辐射效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应科学规划大学集群发展,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完善大学集群创新环境,引导区城集群大学问的竞争与合作,发挥大学集群功能,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延伸和细化的体现。纵观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及现状,我国大学科技园呈现出一个大分布、小聚集的发展格局,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性互动,实现了以点及面的辐射式发展。并以宁波市大学科技园为例,分析了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合作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政府主导为主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研究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无法发挥出大学科技园在集群创新方面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商业化运行,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发挥产业链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作用,从而实现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核心是通过对区域内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来实现增值。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战略协同导向、知识协同整合、动力协同驱动、环境协同保障等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技术上的特殊性,产业集群效益下的协同创新发展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以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总结了当下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效益下协同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模式,从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发展和企业外部的协同创新发展两个层面探讨了目前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效益下协同创新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校、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及科技中介机构等五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解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内涵和优势,剖析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出要重视构建广西北部湾港口间协同发展模式,重视构建北部湾港口物流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发展模式,整合北部湾物流资源以构建物流联盟,鼓励政府建设公共物流系统以实现港口物流跨越式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以提升北部湾物流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集群间的竞争,产业链的完备和拥有核心技术是集群制胜的关键。虽可依靠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协调各种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来实现,但国家财政投入有限,各地资源特色不一。为此,提出了采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区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以各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较少的资金投入,带动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类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助推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为区域内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信息资源、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9.
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必须推进资源配置机制的创新,以适应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内部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的重点在于确立配置主体的协同驱动机制、配置对象的整合共享机制、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应通过创新校内资源的配置机制,实施配套的校内管理体制发展,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大学科技园单一产业创新集群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科技园区单一产业的创新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原理,在分析大学科技园区单一产业集群的特征基础上,从定性角度构建了大学园区创新产业集群与环境要素作用模型、大学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科技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借助数学中的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研究了大学科技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的动力学模型;最后,从数据分析角度运用实例化研究,证明了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对定量化分析大学园区创新集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能够有效实现高校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是整合科研资源、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特点,构建三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从理论和方法论上为高校科研项目提供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立足产业集群视角,阐述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内涵及作用,结合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外部发展动力不足,集群效应不突出,组织协同效率不高,产业链不完善。提出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整合资源、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完善产业链、实现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集群竞争力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是区域提升竞争力、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构筑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关系到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因此,必须把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作为重点任务进行突破,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对大学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大学集群是传统意义的自然禀赋特征与现代意义的知识创新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大学集群效应的本质意义在于大学集群内部以及大学集群与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关系.我国城市中存在高等教育机构"扎堆"现象,但是还缺少实质意义的大学集群.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院校立足服务产业集群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以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大舰战略"为目标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科研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创新产学研用运行机制,构建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学科专业集群,建成开放、合作、共生、共赢多主体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彰显创新创造的价值导向,服务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科集群内部学科之间的协同原理和协同机制之间的研究较少。构建学科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政策支持等,可有效提升高校学科集群创新能力要求,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入手,通过走访和问卷等调查步骤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梳理、分析出我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制约因素,进而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发展过程中的转型进行实际分析,据此得出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教育理念,基于该理念的引导整合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从构建开放共享平台、平台运行机制、技术队伍建设、政府高校协同创新4个方面介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充分释放大型仪器设备创新资源潜能,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集群创新:研究型大学学科团队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品产业作为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重点关注领域,现阶段仍存在产业链各环节缺乏有效协同、中小微经营主体受困融资约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缓慢、产业生态未成形等问题,亟须通过整合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实施来破解产业发展困境。因此,食品产业应通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整合,搭建产业集群赋能平台,重构与优化产业链布局,建立产业链各参与方有效的协同互动机制,通过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实施,营造良好的食品产业生态,赋能产业集群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