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20):166-167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我们对学习的欲望,还能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学生也是如此,如果中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低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中学生大都对历史学科不太感兴趣,这既有教材“繁、难、偏、旧”的原因,但主要还在于教师的因素。历史教师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储德杰 《成才之路》2010,(29):72-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长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多数中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中能真正把这种好奇心化为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自觉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奥秘的却很少。历史学科不仅担负着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而且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巾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应有的主动性.面对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教师应熟练驾驭教材,不断加强教学语言的修养,通过各种教学策略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激活课堂气氛,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或对策,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达到历史课堂与学生主动学习的自然融合呢?本文拟对以下五个策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文章就中学历史教学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许多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不大,面对这种状况,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学历史课上好。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学历史学科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学科之一,是中学生知识结构、学力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研究性学习于历史学科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了解历史,如何研究历史。它以学生主体参与为途径,以问题的探究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为宗旨。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文章就中学历史教学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理”轻“文”、重“实用”轻“人文”的思想.“副科”意识致使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历史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摆在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18):141-142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同样的,我们忘记了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背叛",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有其深刻的重要性,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从这句话看来,历史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作为中学生,正是接触历史的初步时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历史内容纷繁复杂。初中学生一下接触十几门课程,必然会手足无措。特别是历史,有关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地点,学生很容易混淆。那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兴趣,既是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他们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可以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做了一些尝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对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的相关因素、学习历史的自我效能感和归因、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影响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因素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揭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矛盾:即学生对学习历史具有的较强认知内驱力和在学校学习历史的态度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把握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结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是实现历史课堂优质教学的前提。本文从教材编写、学科地位、教学目标三方面对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事实上 ,现在心理学研究表明 ,只有当人们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时 ,才能引发其认知需要 ,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机。人类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在皮质印痕所积累的过去经验参与下 ,通过联想而进行的。在承前启后的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联想、锻炼学生思维活动能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也一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历史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内涵丰富。由于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 ,不同国家、…  相似文献   

16.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犹如“死水一潭” ,缺乏生机和活力。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进行了构建历史学习“娱乐城”的尝试 ,效果颇佳。一、音乐茶座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很多反映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片中就伴有丰富的音乐素材。针对绝大多数中学生酷爱音乐、喜欢唱歌的特点 ,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找到了“历史”与“音乐”的切入点 ,创设了历…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小学、初中地理师资不足,学生学习地理就非常吃力。加之有些学校对地理不够重视,地理课时开设不足,导致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情绪低落。因此,中学地理教学要步入正轨,真正使中学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而转为素质教育,首当其冲的是想方设法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什么 ?历史就是人类生活的的轨迹。过去性、抽象性是历史学科的两个最大特点 ,也是学习历史的最大难点。怎样才能使历史变得直观、具体 ,看得见、摸得着 ,使历史学习变得通俗易懂 ,饶有趣味 ?我们认为 ,既然历史是昨天的生活 ,今日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 ,那么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运用生活化是解决历史学科学习困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 ,历史学科生活化学习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1 .课堂渗透法。即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 ,说明历史现象。当代中学生爱好广泛 ,学生大都有集邮、收藏古钱币等兴趣 ,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师如何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笔者从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修养,加强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观历史名胜、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场所;指导学生就某一历史专题开展辩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适当插入漫画、视频等内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各学科中,历史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课融入社会学科范畴,使得历史教师体验到失落感;一方面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历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不痛下决心进行改革,任其发展下去,对我们国家、民族都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