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的宗教领袖 ,是杰出的伊朗伊斯兰民族主义政治家 ,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 ,他的理论是建立教法学家领导的伊斯兰政府 ,实行全面的伊斯兰化 ,输出伊斯兰革命 ,反对君主制 ,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反对共产主义 ,建立符合伊斯兰经济伦理的经济制度。他的理论对当代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 2 0世纪中东、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的政治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1979年到199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20年里.伊朗与沙特关系总的特点是从紧张敌对走向缓和合作.呈现出明显的“U”字型结构。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霍梅尼时期、“黑暗时期”和哈梅内伊一拉夫桑贾尼时期.伊朗对沙特阿拉伯的政策经历了从意识形态主导到逐渐注重实效性,从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到更注重国家利益的演变。从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看.伊朗始终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看伊朗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就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心腹大患,“9·11”事件后,美国又将对伊朗的指控升格为“邪恶轴心”。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一些参与制定中东政策的卸任美国政府官员说,当乔治·布什总统最终必须解释美国在伊拉克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想必可以方便地归咎于伊朗。美伊关系俨然成为下一次中东冲突的引爆点。由此,伊朗问题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当然,这里编者并不是要和大家一起仅仅探讨这些政治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伊朗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了解的东西。(虹雨)  相似文献   

4.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当代世界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而霍梅尼是领导这一事件的风云人物。本文通过叙述霍梅尼的不平凡生平,折射出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历史渊源、现实矛盾和革命过程,说明宗教对当今某些国家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霍梅尼提出教育决定民族兴旺,教育以德育为先;德育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和民族的系统工程,社会越发展,越要加强德育建设。在伊斯兰共和国教育改革实践中,为提升伊朗的大国地位,强化民族意识教育和伊斯兰认同教育,坚持以具体说教与实践相结合,伊斯兰传统与外部优秀成果相结合,注重制度建设,强调学校的德育功能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霍梅尼的德育思想及伊斯兰共和国的德育实践适合伊朗的具体国情,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但对其理论的僵化理解和教条运用将不利于伊朗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伊朗因为核问题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在它屡屡与美国及欧洲国家的较劲中,我们看到伊朗学生经常扮演着非常核心和前沿的角色。伊朗国内各个政治派别都设法利用学生运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拉拢伊朗学生,希望能依靠他们在伊朗搞和平演变。我们看到这股学生的力量足以左右伊朗的局势,是伊朗的又一股“核”力量。赶国王下台伊朗在1979年2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巴列维国王,取得了伊斯兰革命的成功。这次革命的原动力则要追溯到16年前的学生运动。1963年1月,当时的巴列维国王前往库姆市寻…  相似文献   

7.
杨燕 《学语文》2013,(5):50-51,75
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于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的数字来囊括。双塔轰然倒塌,与其一同崩溃的还有美国人一度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体系。无疑。这是一个改写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事件。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9·11事件后,不少美国作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应9·11悲剧,再现创伤事件、审视美国的变化、思考灾难的意义。9·11文学作品视角各异,题材纷呈。有的专注于对付恐怖主义、“基地”组织、伊斯兰世界及其狂热者;  相似文献   

8.
刘彦强 《政治课教学》2002,(5):32-33,34
一、关于反对恐怖主义的问题 背景材料:“9·11”事件无颖给了美国以重创,此后,恐怖主义成为众矢之的。在塔利班倒台之  相似文献   

9.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后 ,美国与伊朗关系陡然紧张 ,美国急欲寻找制衡伊朗的盟友。而与伊朗一直交恶的伊拉克虽然间接隶属前苏联阵营 ,但毕竟在伊朗政策的观点上大家意气相投 ,于是美国便千方百计笼络伊拉克。 1 980年 ,伊拉克侵袭伊朗 ,展开了两伊战争。1 980年 ,美伊关系近一步接近。伊拉克得以巨额信贷购买美国货 ,而美国亦成为伊拉克石油的主要出口市场。两国于 1 984年恢复外交关系。伊拉克于1 987年赞扬美国在波斯湾做出的”正面努力” ,反指责前苏联支持不足。两伊战争结束后 ,萨达姆当地区霸主的野心有增无减 ,于1 990年入侵科威…  相似文献   

10.
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拉克与伊朗两个穆斯林国家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海湾霸权,进行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战争,简称两伊战争。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再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并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美断交的时机,…  相似文献   

11.
两伊战争1979年,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政府不买美国的账。德黑兰与华盛顿彻底闹翻。1980年,由于长期积怨和领土争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爆发战争。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不遗余力地帮助伊拉克,不仅向伊拉克提供大量军事情报和装备,甚至还帮助伊拉克频频袭击伊朗的运油船和护卫舰。此外,还向伊拉克出口尖端技术设备,以及有关细菌战的资料,其中就包括如今令美国人闻风色变的炭疽热技术。两伊战争一打就是8年,美国  相似文献   

12.
恐怖的胡须     
“9·11”事件发生5年了,尽管美国大规模反恐,但恐怖活动的根源依然没有消除。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反恐问题专家丹尼尔·本杰明指出,“9·11”事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海湾地区大国,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与美国和海湾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引发的中东乱局和"伊斯兰国"暴恐肆虐,地区动荡持续发酵,伊朗的地位和影响力再次凸显。2015年7月,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后,伊朗和美国关系转缓成为标志性事件,未来走向值得密切关注,美国政策成为影响海湾安全局势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伊朗总统哈塔米在纪念伊朗伊斯兰革命23周年的集会上谴责美国诬称伊朗为“邪恶轴心国“。 自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与伊拉克一起被列为  相似文献   

15.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吴成“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七十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①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半年后,在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他只得离开自己的国家,最后客死...  相似文献   

16.
原教旨主义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以来,在以中东为中心的亚非两洲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日益高涨。由于伊斯兰国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又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和思潮。其中要求恢复伊斯兰固有传统、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纯洁”教义,“净化”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日益扩大。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震撼世界,近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事态发展,更引人注目。原教旨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思想,本文仅就其产生、发展的根源略加探析。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以后 ,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大幅度调整 ,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和趋向 ,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保守化和右倾化。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右翼强硬派在政府安全和对外政策中占据支配地位 ,以鲍威尔为首的温和派则受到排挤。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可以不受到国际机制和舆论的制约 ,必要时不惜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布什在 2 0 0 1年 1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 ,在同年 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把“先发制人”定为新世…  相似文献   

19.
中东地区是国际政治的热点。五次中东战争绵延半个世纪,中东和平成为跨世纪的难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让世界震惊,两伊战争旷日持久。进入新世纪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战  相似文献   

20.
1988年4月18日,美国一支舰队击毁了伊朗的两座石油钻井平台后,在撤离途中,遭到伊朗“乔桑”号导弹快艇发射的“鱼叉”反舰导弹的攻击。眼看着军舰要被炸沉了,这时,美军“温斯赖”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