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香港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同时又是亚洲与世界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作为我国南方的门户,它与内地密切的经济关系是它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两地经济互补互利、休戚相关.内地已成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也在内地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香港与内地建国以来的商贸、金融等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一纵论.  相似文献   

2.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政策.在香港回归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知道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英国侵略者是怎样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用不正当的手段秘密武装占领香港,强迫清政府签订割让、租借土地的卖国条约,使香港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从中可看到近代中国的软弱和侵略者的凶残、贪婪.香港的回归,使中国人民所受的历史耻辱得以洗雪.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作过程中,以积极不干预主义为核心,具有香港特色的,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香港当局控制、调节、指导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和最主要方面,也是香港经济得以腾飞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升学后新环境的心理适应性辅导措施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体现了香港教育以生为本,服务学生,从学生实际的基本需求出发的理念,同时也是香港教育关注细节,注重学生适应性发展的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到香港往往是匆匆忙忙,以购物游玩为主,这次有幸随深圳市龙岗区教坛新秀研修班来到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聆听香港教育界资深人士讲座,深入参观香港的小学、中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教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了香港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独特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香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察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着的香港当代文学,我们感到,香港并非有人所说的文化沙漠,而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世界文化橱窗”.香港成功的商业文化运作,以及诸多通俗类型文学现象的实绩,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同时又为内地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中转型期文学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本文重点介绍香港当代小说创作的简况,试图起到窥斑见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香港经济支柱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强化工业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都是毋容置疑的.本文通过对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试图得出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数学课堂观察合作项目于2 0 0 1年 5月份和 9月份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进行 .它力图通过与其他国家 (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瑞士和美国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比较 ,以及上海与香港两个中国城市的比较 ,探究中国数学教学 (上海和香港 )的优点和缺失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活动 .这里选取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 ,对上海、香港教师的教学活动作初步比较 .我们从中可以窥视两地教学理念的差异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别是香港 8年级和上海 7年级的教学内容 .香港教师用了两节课的时…  相似文献   

8.
香港现行的法律体系从其渊源来看,可以说是以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为基础,结合英国的成文法、香港的条例和附属立法、中国的习惯法以及国际条约的混合体.香港法律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它是英国普通法系的一个分支或变种,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第二,它以权力大小的次序形成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严密;第三,它适应香港经济迅速成长的需要,其中的商业法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成为香港法律的精华.香港主权回收祖国后,其法律演变的总体趋向是剔除其殖民主义糟粕,保留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华部分,在充分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新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荟萃地,国际性是香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本文从教育观念、师资构成、学生来源、课程设置和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办学条件的现代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香港历经百余年的沧桑,虽乏天然资源,但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工商业都会和金融中心,享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创造这个"奇迹"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资源,应该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独特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一、整数、小数应用题1.100多年前,英国强行侵占中国的香港。其中香港岛77.5平方千米,九龙半岛11.1平方千米,新界977.4平方千米。英国侵占香港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2.香港今天已成为现代化的海港城市,现有人口  相似文献   

12.
香港平稳过渡、胜利回归,已成定局.在这喜庆时刻即将来临之际,重新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胜利回归中的地位,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祖国统一香港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心愿.香港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由英国侵略者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先占后割”、“先占后租”不断扩大对华掠夺造成的.首先,他们通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把他们长期窥伺以至武装占领的“香港一岛”正式据为“割地”;其次,他们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60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是香港经济起飞的主要原因和保持香港繁荣的主要支柱之一.但进入90年代,香港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严峻的形势,香港制造业应向哪里发展?是向高  相似文献   

14.
1 香港高考数学考试介绍香港的高考是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简称考评局)根据香港考评局条例举办的公开考试,称为高级程度会考(简称会考).香港会考的科目种类较多.共分为22个大类,27个小类.每次会考,考生最多可选考8科.大部分考试在每年四五月份举行.香港会考的数学科根据大学里各专业对数学掌握的不同要求而分为应用数学、数学及统计学、纯粹数学三科课程以供学生选考.这三个小科目又有不同的区分等级:高级程度(A)和高级补充程度(AS).应用数学有 A 和 AS 两个等级,而数学  相似文献   

15.
远程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香港公开大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境内外远程教育合作办学的模式.本文介绍香港公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它不同于内地任何一类成人高等教育院校;香港公开大学的国际地位;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模式;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经验;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效果.最后,文章讨论了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内地与香港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内地与香港多种远程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开拓.  相似文献   

16.
香港教育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教室里、课堂上,还包括他们的教育活动.香港的教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在香港所见所闻的几个活动,或许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身. ■姊妹学校交流活动 一些香港学校会与国外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例如,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就和美国一所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香港的孩子只需花2.3万港币就可到美国姊妹学校的学生家庭里免费吃住,还可以到姊妹学校免费上学.同样,美国的孩子来香港也享受同等待遇.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学校之间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别人无优劣之分,只有不同而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同一个地球、和平共处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国产影片《刘三姐》曾先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上映,被周恩来总理认为是一部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作出大贡献的电影.香港是电影《刘三姐》走出中国大陆、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以香港《大公报》有关报道为资料基础,探讨1962、1964、1978年《刘三姐》在香港三次公映的盛况可知:电影在香港取得的巨大成功,对广西三大名片(桂林山水、刘三姐、壮族文化)在香港乃至海外的推广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香港职业训练局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香港职业训练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业界一直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间融合,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融入企业文化核心因子,吸收企业文化基本元素及凸显企业文化的职业化.正是源于职业训练局与业界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和无间合作,形成了香港成功而又独特的职业教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9.
一、本目录只收内地学者在内地出版的有关香港文学研究的论著.内地学者在港台两地出版的香港文学研究著作作附录处理.二、本目录所说的“香港文学”,取较宽的概念,即凡与香港文学有关的论著皆收入,含专著、编著、辞典和资料汇编等.  相似文献   

20.
去年7月1日,中英双方顺利实现了香港主权的交接,中国通过和平手段成功地收回了香港.这是令国际社会震动和赞赏的重大事件,也是通过谈判圆满解决国际争端的范例,尤其是我国运用邓小平倡导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来妥善处理和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更是外交领域中的一大创举.现在香港虽已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但是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回顾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英双方对香港问题的态度和政策,仍然必要和有意义.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在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南下,横扫蒋介石军队如卷席的情况下, 为什么突然在深圳河以北停了下来?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作出“暂时不动香港”的战略决策的背景和深远意义.历史已经证明这一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