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极为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差,成形困难,并且成形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制约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本文旨在介绍当今金属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推进成形工艺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力学、物理、化学等性能得到了建筑、医学、生物等多方面的广泛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新型重要结构材料。本文着重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特点及目前树脂基复合材料常用的拉挤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介电特性,在微电子器件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领域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指导复合材料研究的介电理论已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本文综合论述了金属—绝缘体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和绝缘体—绝缘体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有关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在复合材料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复合材料专业特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分别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推进复合材料专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纺织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说明了纺织:良合材料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基于工业设计理论,分析了纺织复合材料的产品造型设计。列举了一些纺织复合材料产品造型设计的实例。认为通过工业设计,纺织复合材料可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并推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FRP这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方式,并介绍了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不同领域的应用发展,展望了FRP复合材料在今后土木工程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发动机、制动器耐磨件、货车、大型客车、汽车其他零部件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中的应用,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要重视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实验,主要介绍了利用Zwick 020材料试验机和Zwick 010双向拉伸材料试验机研究橡胶复合材料单向拉伸及双向拉伸力学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前沿性的橡胶复合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橡胶复合材料单向、双向拉伸的力学行为,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新材料技术,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先进复合材料,其性能依赖于高性能纤维和树脂,介绍国内外高性能纤维和树脂的生产和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及抗氧化防护方法.对基体改性及涂层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对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的发展观就无从谈起。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既有涉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宏观的科学发展观,又有涉及地区和部门的中观的科学发展观,还有涉及企业乃至个人的微观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中落实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时江西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江西高等教育发展定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国祎  赵映霞 《成人教育》2009,29(10):46-47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本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于城乡发展极为重要。因此对于统筹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是江苏“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江苏要实现科学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目前,江苏面临着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内外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够协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内外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江苏“两个率先”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从哲学的视角透析科学发展观.这对我们理解、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梳理和对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约分析,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进程。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又是现实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也是最深层次的动力。山东经济发展与齐鲁文化之间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环境变化的影响,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环境制约因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及约束机制,论述了制约因子制约作用原则,指出环境约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约束与反约束基础上的共轭演进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均衡与非均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它们相互交替,不断地推动区域系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西部开发势在必行.在西部开发中应该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非均衡推进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