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当今,海内外普遍认为我是演讲家.我却经常讲,世界上没有一个纯粹的演讲家.  相似文献   

2.
演讲课上的论辨●刘宗武选修课,我开了一门《演讲》。第一次课结束的时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针对本班的某种现象写一篇演讲稿,下次上课之前交齐。作业,没有一个人交;课代表也没有露面。第二次上课时,我说:“上次的作业都没做吗?”没人回答。大家都静静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3.
竞选班干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班会课,我们班要竞选班干。老师宣布说:“要当班长的同学请到前面演讲,然后大家投票。”谢岩第一个走到讲台上开始演讲,看得出,他很紧张。演讲完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紧接着是新来的同学于洋也上台去演讲了,这真出乎我意外然而于洋演讲完却再也没有同学去演讲了竞选一下子冷落了下来。老师走上讲台说“如果没有参选的同学,大家就把选票写好在他们俩人里选出一个正班长,一个副班长。”本来我是准备竞选学习委员的,可是这时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也要去竞选班长了。我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竞选。”老师…  相似文献   

4.
东京郊区的一所演讲馆,摄氏40度的高温。无数学子嘴里不停地骂着这样的天与这么狠心的演讲老师,偏偏安排一个这么热的天让大家听课,并且还有一点,这家演讲馆居然没有采取任何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即兴演讲又称即席演讲或即时演讲,它相对于命题演讲而言,指演讲者在某个特定的人物或某种特定的景物、气氛的激发下,兴之所至,在事先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感而发的临时性演讲.  相似文献   

6.
2004年,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北京演讲,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场演讲结束,他们都会留出10分钟时间,请大家提问题。难以理解的是,全场一千多人鸦雀无声,竟然没有一个人提问  相似文献   

7.
演讲,也称讲演,演说,即面对广大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阐述某一事理,是将言语、情感、姿态诸方面进行综合的口语交际形式。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演讲邀请赛闭幕式上即席讲话》的开头说得好:“演讲是科学,演讲是艺术,演讲是武器。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认识。演讲没有规律性吗?不是的。它是有规律的,所以说它是科学;演讲不仅诉诸人类逻辑思维,而且是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人学生成长而言,没有什么比自信更重要,而培养自信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开演讲。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投资大师到某个大学演讲。这位投资大师已经八十好几,但他的眼光奇准,投资时从没有失手过。他从年轻开始,就凭着敏锐的眼光,赚了起码超过一个大省整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他的演讲自然是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前来聆听,  相似文献   

10.
讲故事的人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这是一个完全属于莫氏风格的演讲,一如莫言那独特的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终身评委和全球新闻媒体面前,身穿中山装的莫言用他那充满了山东1味的方言讲述了一个有关自己,有关文学,有关人性的故事。瑞典翻译家葛浩然说:"如果把莫言今天的演讲比作一篇小说,那么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他对母亲的爱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尽管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文  相似文献   

11.
从教三十多年来,我时常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那么,怎样才算是有魅力的教师呢?课堂演讲有魅力。教师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敏锐的口才与精彩的演讲。我十分注重课堂演讲,并受到学生喜爱。有时为勉励学生刻苦学习而语重心长,发自肺腑;有时为讲述一个做人的淳朴道理而深入浅出谆谆善诱;有时为调节课堂气氛,振奋学生精神而激情勃发,侃侃而谈;有时为赞叹国家强盛、民族兴旺而慷慨激昂……这些演讲没有固定时间,课前、课中、课后时有发生,完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兵     
乐兵 《广东教育》2008,(3):62-63
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我没有长篇宏论的演讲,亦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只是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乐"字,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孩子们稍微  相似文献   

13.
课前演讲这种微课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拓展和迁移学生僵化的思维,打破课堂时空的框架,把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但是,课前演讲活动开展并没有与预期目标一样理想,在实际操作中,纰漏百出,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并积极探寻课前演讲良性开展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一会儿我们要竞选大队长候选人,大家快写演讲稿,一会儿到台前演讲,看谁能当上大队长候选人。”老师在我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宣布了这个决定,这无疑是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竞选大队长候选人的演讲开始了,只见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到讲台前,发表  相似文献   

15.
演讲中,不能没有停顿(dùn)。这正如一首优美的乐曲不能没有停顿一样。乐曲的音符之间没有停顿,构不成悦耳的旋(xuán)律;演讲的语言之间没有停顿,构不成动人的节奏(zòu),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无法表现。演讲者恰当地运用它,会使自己的演讲  相似文献   

16.
罗素的坦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有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听众开始提问。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伟大的学者对那名学生说:“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但是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演讲     
十天的时间,对于一个没有演讲过、也没有望着那么多师生说过话的我,真的好困难。可我只要一想到老师、家长、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就一定要加  相似文献   

18.
(二)从演讲现场发掘话题演讲,特别是即兴演讲,在准备时间很短或几乎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如何迅速选择和确定话题呢?从演讲现场发掘话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1、从演讲场合找话题公众总是因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聚会。演讲者可以根据聚会的原因、时间和地点,确定自己的话题。即使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中,演讲者也可以借助现场场景“临时发挥”,把演讲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加生动。1848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参加了巴黎市栽种“自由之树”的仪式并应邀发表了演讲:“这棵树作为自由的象征是多么恰如其分和美好呀!正像树…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正《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著作,生前没有出版。原标题下有一个副题"6篇公开演讲",实际上只写了5篇,1872年1月至3月,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做了这5次公开演讲。在做演讲期间,他在一封信中表示对演讲的效果特别满意,大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专注,并宣布"这将是我的第二本书",可见原来是有出版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艺术》2002,(12):10-11
赵忠祥"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一个名字--李燕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李燕杰的演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万人空巷.他演讲的现场从来没有人退场,更多的人则守着收音机一遍一遍收听……这个情况当时被称为"李燕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