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仙招灵、未卜先知;银针验毒、防患未然;刺猬拜月、位列仙班……这些在人们印象里很难用常理解释的玄机,正是因为它的难以解释,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是走火入魔。笔仙流传于年轻人之间;刺猬被很多老辈人奉为仙界之物,敬而远之;而银器能验砒霜之毒,似乎更有点科学依据,从古流传至今,信奉者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2.
1.古人用银器验毒有一定道理,但不太科学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常会看到用银器测毒.如《射雕英雄传》中,天资聪颖的黄蓉溜出桃花岛,在外吃饭时,总是先用银筷接触食物,观看其是否变黑,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那么古人用银器来检测毒物的方法是否科学呢?这得从银的一些性质谈起.银的化学性质稳定,极难与水和大气中的氧气作用.但在空气中,银遇臭氧、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或双氧水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银(Ag2O)或硫化银(Ag2S).古代的银器保存至今,其表面常呈黑色而暗淡无光.正是由于银跟空气中所含有的…  相似文献   

3.
《洗冤录》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中记载的银针验毒、解砒霜中毒、血色现形等,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呈现,通过设计问题链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还能作为试题编写的情境素材,多方面、多途径地为教学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4.
浅谈银离子的消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间,银器能测毒的说法广为流传,古代的不少帝王将相、豪门权贵、乃至富商巨贾们,在进膳时每碟菜上都要放一块银牌,据说,若菜中有毒,银将一接触就会立即变黑,能及时发现,可避免食物中毒或有人下毒,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几千年。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十分可靠的。事实上,银不仅能与硫化氢产生黑色硫化银,与硫及许多含硫化合物也能产生黑色硫化银,这是因为在所有硫化物中,硫化银的溶解度最小,只有当毒物中含有硫元素时,才能使银牌或银器表面产生一层黑色的硫化银但含硫物质却不一定有毒。如鸡蛋中…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银针、银筷子,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它们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验毒。  相似文献   

6.
古代,人们用银针验毒。时至今日,面对着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也开始渴望拥有这样一支神奇的“银针”,随时检测食品安全的指标。如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硕教授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7.
大蒜头     
哦有毒!呵呵,原来银针遇到砒霜是会变黑的。?这可以是试银毒筷!子,?我来尝尝 ̄!区超市酸菜鱼嘿银针呜……不好!这菜里有毒!啊?明天《早报》头版头条的主人公非我莫属了。银筷不只是遇到毒物会变黑,遇到酸菜啊、皮蛋啊等食品也会变黑的哦。学识肤浅,得好好学习!啊 ̄ ̄大蒜头$JMP  相似文献   

8.
<正>(1)昏黑的烛光,油腻的杯盏,桌角还有刀剑砍凿的痕迹,阴笑着的店小二端上来一碗浑浊的汤水——这是一家标准的黑店。然而淡定的女侠从发髻中拔下一支银簪,伸入酒中蘸了蘸,簪子即刻变黑了。水中有毒!女侠立即拔剑而起。(2)银簪、银针、象牙手镯,成了武侠片里的验毒神物,也成了侠客们走遍江湖的必备利器。然而在现代,这样的做法恐怕有些太"老掉牙"。涂一层指甲油,就能让你"走遍天下都不怕"。  相似文献   

9.
银器的保健作用程顺达据史料记载,隋唐时代我国北方牧民发现,马奶放在普通瓷制的器皿中,几天就会变质发臭,然而银碗里的马奶却能较长时间不变质。由于银的杀菌能力很强,故被誉为“永久性的杀菌剂”。现代研究证实,银器的杀菌机理是因为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银离...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坐具     
要了解古代的坐具,首先要了解古人坐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古人最初采用跪坐形式。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就有人把席子铺垫在地上。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筵,用竹子编成的席;席,用蒲草编成的席,古人铺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用小小的一根银针就治好了皇上的疑难杂症,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要知道,针灸技术可是我们中国发明的哟,几千年前华佗就曾用银针为不少人治过病。古代零散的针灸、推拿等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中医学了,目前我国许多医学类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这些专业俨然花朵在春天复苏般,在中华大地上重新盛放开来,散发出缕缕暗香。  相似文献   

12.
砒霜又名信五、砒石、白砒。其学名为三氧化二砷,分子式为Aa03,从分子式可知砒霜是由元素砷与氧化合而生成的一种非金属氧化物。这种物质天然存在很少,主要从冶炼硫化铜矿、硫化铁矿过程中得到。当焙烧这些硫化矿的时候,砷变成了三氧化二砷进入烟道,因此烟灰中三氧化二砷的含量可高达1%以上,如继续提纯,便可得到这种副产品。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0.12克就可以使人死亡。正因为这样,在古代,炼金家们用一条毒蛇的画象作为代表砷的符号。在农林业生产中,特别是我国华北一带,每年下种以前,总是无往田野里撒一些“信谷”、“信米…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我国蒙古族牧民们就发现,马奶放在普通碗里,几天之后就会发臭变坏,然而,盛放在银碗里的马奶却能较长时间不变质。人们还发现,用银碗盛水或在盛水的碗里放一把银匙,就是经过几个月,水也不会变质。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伤口好得也快。特别是当人们外出因口干而可能会“渴不择饮”时,只要将银手饰或银器浸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水就可饮用。这都说明,银能杀菌。那么,银为什么能杀菌呢?因为银对液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银吸附后,起呼吸作用的酶就失去功效,微生物就会迅速死亡。银离子的杀…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坐具     
要了解古代的坐具,首先要了解古人坐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古人最初采用跪坐形式。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就有人把席子铺垫在地上。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筵,用竹子编成的席;席,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我国蒙古族牧民们就发现,马奶放在普通碗里,几天之后就会变坏发臭,然而,盛放在银碗里的马奶却能较长时间不变质。人们还发现,用银碗盛水或在盛水的碗里放一把银匙,就是经过几个月,水也不会变质。古埃及人在2000多年前就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伤口也好得快。特别是当人们外出因口干而可能会渴不择饮时,只要将银首饰或银器浸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水就可饮用。这都说明银能杀菌。那么,银为什么能杀菌呢?科学家们发现,银对进入液体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银吸附后,赖以起呼吸作用的酶就会失去功效,微生物就会迅速死…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他们的玩具五花八门,设计巧妙,很多玩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古代,许多儿童玩具往往和节日结合在一起。古代的儿童在春节庙会期间能接触到很多玩具,这些玩具大多带有吉祥意义。例如:古人认为风车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古人在立春时有"鞭春牛"的习俗,用泥土  相似文献   

17.
郭健敏 《现代语文》2007,(1):126-127
阅读古代诗文,常常会被古人众多的称谓所困扰,本文就古代诗文中常用的称谓进行辨析,以减少阅读障碍。古人的称谓较复杂,而这些称谓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会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文。  相似文献   

18.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什么使银失去光泽?金属的失泽膜和铁锈是同一回事吗?答:银暴露在空气中不会氧化,即不生锈。事实上与其它多数元素比较,它并不容易起反应。然而它会和硫以及硫的化合物,如空气中的硫化氢起反应,形成失泽膜,这是一种以硫化银为主的化合物。硫化银(Ag...  相似文献   

19.
我在教学中采用市售防风打火机喷出的火焰和医用银针代替铂丝作焰色反应,效果很好。[说明]1.防风打火机喷出的火焰近似无色,且很猛烈,能使焰色清晰再现。2.医用银针的加工:先用火焰将医用银针的针部加热后,乘热绕成螺旋状,再用细铁丝将针柄扎牢在玻璃棒上以便手持。加工后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杯驳 《成长》2005,(3):55-55
玛瑙是很为大众所喜爱的一种宝玉石。据说,玛瑙能给佩戴者带来愉快和信心,在古代,拥有玛瑙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玛瑙被赋予神的仁慈,可以确保他们的胜利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