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乾玉 《教书育人》2006,(10):37-3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是有所信仰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人类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希望在教师。教育是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引导教师去追求人生幸福。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对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和尊…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是幸福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教育需要幸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一个极富诱惑力的美丽词汇,它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费尔巴哈说: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向往,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作为教师,有着特殊职业的社会角色,还应有自己的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育人成功后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教师,只有在工作中充溢着幸福感,心情愉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幸福感有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含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SWB),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9.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33-33
正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感受到幸福、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  相似文献   

11.
毕淑敏说过: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以意义。教师的教育生涯同样如此。无论教师这份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我们还在从事它,在把它作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再把它变成事业,寻求价值与理想、寻求快乐与幸福,是人生的必需。因而,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会适应周围的教育环境,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努力在工作岗位中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6):162-163
<正>教师是读过书的,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这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可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但问题又来了,就是这个职业对于他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按理说,知识对于人类的价值也应当成为对于教师的价值。知识是人类的幸福和自由的保障,知识的发展仅仅因为人类需要幸福和自由。这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成为人自愿追求的东西;二是知识让人实现各种理想。成为教师,首先不是一生固定的选择。成为一个教师,那  相似文献   

13.
吴敏容 《中国教师》2008,(19):12-15
<正>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愿,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同样也在追求自身的价值和幸福。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能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追求职业幸福、创造职  相似文献   

14.
当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被满足,并有成功体验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也代替不了的。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是否幸福,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尤其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更为重要,因为它将惠及学生。教师不幸福所产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同时教师不幸福,也就更谈不上承担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责任了。校长关注教师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尚的职业情感是驱使教师追求职业理想、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励教师正确选择教育行为,增大教育实践力度;它能转化成坚强意志,使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忠诚。同时,教师良好的职业情感可以迁移到学生身上,能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觉得从事教师职业没有多大意思。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唤醒教师的幸福感受?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责任,才能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如果幸福缺席,教育将不再成为教育.黄梅县教育局局长何兰田说:"一个教育人只有其思想和行动真正回归到教育人的位置上,体味教育职业的幸福才会成为可能."构筑教育职业幸福感的道路需要找到一个起点.黄梅县教育局选择的起点是抓实作风,把转变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作风纳入培育教育职业幸福感的系统,使优良作风不只是教育职业的需要.更是追求教育职业幸福的需要.从作风转变到享受幸福,黄梅县教育局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师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责任,才能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