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和解读,世界公众对其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的推行现状,增强政治互信,并最终提升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外新闻报道、公众讨论进行分析,探究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倾向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中国和沿线经济体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共同推动倡议落地生根、持久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倡议的理解不断深入,认可度不断提升。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主要国家所做的中国观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及人文交流,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69.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本国政府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充分证明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切实从中获益,有力  相似文献   

3.
正一"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此拉开"一带一路"的序幕。"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的主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一带一路"从一个愿景走向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被国际社会广为认识。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由此影响到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对国外部分主流媒体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的议题演变经历了观察与了解、谨慎与疑虑、焦虑与矛盾三个阶段。同时,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将其纳入了不同类型的框架,如"马歇尔计划""特洛伊木马""中式全球化"等等。通过分析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可以描绘出"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5.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正式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本文回溯欧洲占取新世界、垄断全球性网络的历史,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梳理了旧时代国际传播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在话语体系和历史境遇的对比中,理解全球文明倡议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历史意义,阐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革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的耦合协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相互作用内容的分析,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理念、文化品牌、平台支撑与创新性继承和发扬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文化、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三方面的耦合关系,最后,从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支撑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二者耦合关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间交流互鉴不可或缺。只有相互尊重包容、广泛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愈加璀璨辉煌。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对自身建设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对世界大势等诸多因素的深刻把握与认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的又一中国方案,其摒弃了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等思维陷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将对全球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3年秋季提出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五年时间。对于这一倡议,国际社会从陌生到熟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共同见证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变革动力与共赢效应。来自不同主体的声音汇聚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了几种明显不同的论调。对于这些论调,我们要区别对待、合理回应,以有效引导海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正面舆论,我们要积极回应,共同唱响合作共赢的正能量;对于中性舆论,我们要耐心解释、用心沟通,用建设实践与成就说服人;对于别  相似文献   

9.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精神内核。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加强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要积极拓展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增进对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对外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对外传播效果的显著性,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打开新局面,共同守护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中,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系架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随之形成了一整套理念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备坚实、广泛的国际话语基础,国际传播从业者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更高效能的传播,就要紧密围绕这些理念进行叙事创新,包括议程设置、传播模式、选题策划、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共鸣,具有更强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沿线各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助力。3年来,中国各省区市也把各自的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以来,该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该倡议横跨欧亚非60多个国家,范围极为广泛,沿线国家具有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倡议的解读难免会存在偏误与分歧。因此,在过去五年,沿线的一些国家仍心存疑虑,对倡议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国家还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能够达到被理解、被认  相似文献   

13.
<正>金砖国家提升合作水平,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助力。同时,金砖国家也需要"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对金砖国家讲"一带一路"故事,有利于澄清误解,消除顾虑,增进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为此,既要坚持"通"和"共"的"一带一路"故事关键元素,又要把握好金砖国家国别特点,挖掘能够满足特定金砖国家舆论需求的好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添"金砖"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  相似文献   

14.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过程中,我国企业需要同时面对不同国家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其形势相较国内而言势必更加复杂,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加强防范,对确保各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有序开展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如政策风险、劳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健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发展中争端解决法律保障机制、建立相应的多国法律风险防范保障机制、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吸纳和培养国际化法律风险管理人才,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倡议提出五年来,成果丰硕,日益深入人心。为积极响应该倡议,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形象直观的特点,以及在传播信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应运而生。这是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全球性影视媒体联盟,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多家国际媒体发起,于2016年8月成立。历经近两年发展,"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已迅速成长为推动"一带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在三年多的发展时间里,持续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重重阻碍。其最重要者莫过于"一带一路"辐射地域国家、民族众多,政治及历史文化差异巨大,其目标和诉求也千差万别,加上欧美主要国家的有意歪曲和妖魔化,以至于相关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存在着相当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正是这幅宏伟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是个大手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要提"一带一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丰富的时代意涵,引发国际舆论积极反响。国际媒体、政党政要、专家学者充分认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高度赞赏中国首提倡议彰显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表示支持中国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的努力。为此,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用好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善用文化柔力、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开展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弘扬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强不息走向世界,海纳百川走向世界,立己达人走向世界,和而不同走向世界,开新进取走向世界,美美与共走向世界,更好地贡献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发展,在人类文明转折发展的重要关头,以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启示和指引。  相似文献   

20.
正阳春四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也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世界盛会。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