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模型,利用Nvivo软件依内容主题维度和认知水平维度进行编码,定量研究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Ⅲ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指标,结果表明高考试卷在内容主题维度与课程标准适度一致,但在认知水平维度略低于课程标准。建议命题组应坚持适度一致性原则,有效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评价内容涉及的时间尺度、表现维度、描述维度、水平划分、作用、教学侧重点、层次递进、表征结构、课程内容与学科视角融合、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等方面,分析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业质量标准差异,以期帮助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落实学业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慧 《地理教育》2005,(1):35-36
依据课标从知识技能、探究方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对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内容进行了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下面以“气候”学习目标评价为例,介绍我们设计的学习目标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目前,地球科学教育正日益引起地球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关注,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球科学的内容已经成为各国科学课程内容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着重于对国际和国内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课程标准展开研究,一方面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地球科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从其地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课程标准框架、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各个国家与中国的比较,总结国际科学课程标准中存在的优点及可借鉴之处,同时发现我国科学课程开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什么要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意义何在?为了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地方或学校怎样对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将其转化为评价标准?怎样让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意义在于:规范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理念,提供学业成就评价的维度框架,限定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课程标准转化为评价标准,需要对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进行技术考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学业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基于本土化的韦伯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四个维度,对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份试卷在各维度一致性整体上良好;第二,两份试卷在各学习领域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表现不一.未来中考命题要更加重视课程标准,确保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尤其是要适当地提高知识的考查广度,降低部分考查内容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0):44-49
本研究采用波特(2002)的通用编码框架——"内容×认知"水平矩阵,来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学结业会考试卷进行一致性研究。进行了一致性的比较、重点分布的比较、内容主题分布的比较、认知水平分布的比较。结果表明,作为本研究样本的课程标准与五份试卷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一致性。课程标准与会考试题一致性水平在"内容维度"上较好,在"认知维度"上一般。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对《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研究 ,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构建了课程目标体系 ,创建性地提出五个学习维度目标 ;其内容标准体现了课程标准特征并建立起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 ;最后 ,对其中不足之处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借助绩效评价的观点,对高职实践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从高职实践课程的设置标准、课程的内容选择标准和课程的实施标准三方面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设置和调整高职实践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人教A版新教材和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为研究对象,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和“二维度四指标”难度评价模型,从基本广度、基本深度、整合广度、表征深度四个维度对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难度一致性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