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经历了从地方档案部门带有“区域性”特色的实践探索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制定与推广的“国家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性”与“国家化”产生了冲突.为了化解冲突,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目标,“区域-国家”整合势在必行.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研究的构架与设想.  相似文献   

2.
纵观我国电子文件的实践发展历史与理论研究规律,可发现其管理路径呈现出了由“分散”到“集中”再到“整合”的国家化发展轨迹,这也是国际档案界普遍认可的一种管理模式.从分散到集中的转换过程中,电子文件管理“整合”雏形逐渐显现.尽管整合概念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在档案界,但整合的思想和理念在诸多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中却早有渗透.基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本文认为“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指电子文件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技术、方法,使电子文件各种管理要素和技术指标达到融合和统一.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立体式的战略设计,笔者将从三个层面分别阐述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结合文件与信息管理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路,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阐述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分析文件管理与信息管理工作业务间的发展关系,以期对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推动电子文件区域整合、完善一站式信息服务、拓展电子文件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不仅对档案管理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更重要的在于促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视角的转变。笔者对最近十余年出现的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思想):文件连续体理论、后保管模式、文件管理流程重组理论、前端控制理论及全程管理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管理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仲生  姜梅 《兰台世界》2008,(12):20-22
2006年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已有将近80%的单位采用了办公自动化或电子政务系统,已产生各种类型电子文件近2亿件,成为各项工作真实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电子文件的安全,确保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办公部门、档案部门、电子文件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次提出了电子文件管理必须与办公自动化水平相适应的思想,探讨了在办公自动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与电子文件管理相适应的理论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管理存在区域性与国家化冲突,整合是消解冲突的有效方法。电子文件管理整合是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涉及体制、组织、标准、流程、技术等众多要素,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论支撑。本文引入计算机科学中面向对象方法论,解析其概念体系与思想内涵,构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类树”,以揭示其在电子文件管理整合中的作用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庆芬 《山西档案》2012,(Z1):70-72
电子文件归档与纸质文件归档相比,在归档方式、传输途径、管理方法上表现出诸多不同,从中折射出文件管理思想的深化,即不局限于文件管理自身范围内考虑文件管理问题,而是以机构整体管理目标为最终目标,寻求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崔屏 《中国档案》2006,(2):22-25
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 2003年11月28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PDTS23081—1信息与文献——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在指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概念时,专门强调了:“元数据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陈勇 《湖北档案》2008,(6):8-10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萌芽、增长、快速三个发展阶段。从初期的理论介绍、中期的理论探讨,到现在的系统理论研究。电子文件的出现,不仅更新了档案学理论原有的管理思想、原则的方法.而且拓宽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探讨当代电子文件管理前沿理论,分析其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管理是目前档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把脉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对2010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从电子文件基础理论研究、电子文件法律规范和标准研究、电子文件业务管理研究、电子文件管理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