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关注。太极拳申遗是如何准备的?新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温县政协副主席、原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和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斌。严双军:太极拳传播要靠语言沟通太极拳"七流派"共同申遗记者:太极拳申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申报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应采取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太极拳文化为依托不断完善保护机制,优先考虑太极拳申遗等举措,旨在为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及促进其申遗成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21,(1):14-14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我国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周欣史林静)北京时间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12月14~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和地区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特别高兴。看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报道:2020年12月17日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武术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充分说明,中国武术太极拳是人类宝贵的珍品,应顺理成章地纳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作为正式比赛项目。故此,我建议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借此东风,及时提出申请,将太极拳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传统武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与发展更应该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烟台被称为“武术之乡”,在以前烟台就有"拳窝子"的美称。烟台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都在烟台地区有着良好的师承与发展。烟台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戚家拳、莱州吴氏太极拳也都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说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烟台还有更多的武术项目、拳种需要我们去发掘、发展、发扬,从而走上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7.
于志钧 《武当》2006,(4):21-22
中国有句古话日“一手遮天”, 意思是想用一只手把天给遮住,这是做不到的欺人之举。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省今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项目中,“少林寺武术”没有被联合国批准。另外一条消息,河南省正准备把温县陈家沟作为“太极拳发源地”呈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范净  张滨  吴雯雯 《武当》2023,(3):54-56
太极拳是我国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而后还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文理学院开展太极拳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高校太极拳教学建议,为其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全球化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开发形势严峻,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入手,以太极拳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学研究方法,论证了新形势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下旬,在阿布扎比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成功跻身名列,成为我国陶瓷类第一个申报并顺利入选的项目。龙泉青瓷创烧于北宋早期。主要产地在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对保护太极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太极拳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具有代表性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保护处于起步阶段,其保护的理论还需借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健身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太极拳中的"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集哲理、健身、技击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它以弧形的运动轨迹来体现“万变不离其圆“的哲理,本文试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架练习、技击中“圆“的体现,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实质,以期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欣刚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42-143,164
承载丰富文化思想的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其影响力之广泛和深刻程度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他在具备健身、防身、养身的重要作用以外还富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城市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那么太极拳则是武术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渊源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旨在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太极拳。最终为人类的健康与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和谐”文化及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太极拳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必须加强太极拳文化的自身建设,加强太极拳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加强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加强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太极拳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实现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文化河南,是当前河南省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具有鲜明地域优势的太极拳,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彰显着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理应成为中原的一种标识性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法、专家访问法,研究调查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掌握有关此类研究的现状和动态。从名称、姿势、战术、意境等角度去探讨分析太极拳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进而分析太极拳的欣赏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论后奥运太极拳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运动形式,融健身、防身、娱身、修身、医身等功能于一体。然而,奥运会后,如何全面科学地发展太极拳,事关武术走向世界,故发展太极拳意义重大。本文拟就太极拳的全面继承、改革、发展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