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3.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07,(2):50-50
在美国居住、学习、工作的七年中我交往过很多美国朋友,接触过很多美国的人事。在许多文化、习俗上,我对美国文化有过怀疑、颂扬和吸收,也有过碰撞和抵触。但有三位美国朋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让我多年来思索不已。  相似文献   

5.
黑茶与红茶     
和当地的外国朋友交流是我刚到美国留学时了解当地文化风情的最好方式。一天晚上,我在宿舍上网,碰到了一位刚认识不久的美国朋友Juliet。虽然才见过她一两次,但她那头乌黑的长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8.
一位美国朋友来中国旅游,正值国庆黄金假日,美国朋友也很想知道,国人怎样庆祝新中国的生日。我决定设家宴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既亲切,又温馨。用餐、聊天、看电视……为此我请来一位做晚饭的阿姨,五十上下,两鬓斑白,盘着发髻,干净利索,快人快语,我叫她徐阿姨。一听我说请外国人吃饭,徐阿姨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9.
1842年12月23日,一个中国人在广州写信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十分想移居美国.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前往美国,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相似文献   

10.
刘墉 《学习之友》2016,(1):15-16
1978年我刚去美国时,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让你误会了?”我说:“没有啊,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我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他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些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的什么话,你误会了?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相似文献   

13.
朋友接待一个美国客人,邀我陪同他们到处逛逛。次日,朋友开车载着美国朋友和我把全城逛了逛。车在快要经过一幢五星级酒店时,美国朋友眼瞧着路边的路牌突然大喊停车,朋友慢慢把车停下,问他什么事。美国朋友摆摆手,默然下了车,又步行到前面的出口处,拐个弯,走到了马路对面——这幢五星级酒店的广场上。我和朋友紧跟其后,问他是怎么回事。美国朋友说,这是唐朝一个诗人的故居。我一愣,  相似文献   

14.
绘丹 《科技文萃》2005,(10):128-129
朋友访美归来,没有和我谈及美国华尔街的繁忙景象、纽约夜晚的璀璨灯火,也没有对我描述华盛顿、西雅图、迈阿密、芝加哥的都市风光,而是特别向我提到一位两岁的美国孩子和一位93岁的女士.  相似文献   

15.
好友的儿子17岁,即将赴美留学,临行前向我告别。我问他:“你去美国学什么?”他十分干脆地说:“学电子计算机。”的确,美国计算机技术居世界领先,但我认为去美国不仅是学会一项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去领悟和感受一种美国精神和观念,于是我给他讲了我眼中的美国。你凭什么得绿卡Mr.王是我一位朋友,5年前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也不例外。到美国三个月后,他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说:“不用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  相似文献   

16.
一次,据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相似文献   

17.
暑假期间,到一位朋友家里去做客。在朋友住的社区里有许多外国人,他家楼下一层的邻居是一家刚搬进来不久的美国家庭,进出楼打照面时,朋友和那家美国人都会和善地问好致意。到朋友家去那天是一个周末,天气闷热,我和朋友在她家的阳台上吹着空调聊天。不一会听到楼下孩子们欢乐的声音,原来,住在楼下一层的美国爸爸正带着七八个"小老外"在院子里围着一辆汽车讨论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我辞掉了在中国台湾的电视记者工作,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时都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比较心直口快的朋友,他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了什么话,你误会了?"  相似文献   

19.
JANE 《初中生》2009,(9):123-123
特殊的纪念品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记者看到总理办公桌上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20.
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普通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词的含义存在着差异,因而在表述同一事物时各自用不同的词。根柢欠深的英语学习者对此往往不甚了了,分辨不清,一旦同英、美人士交谈时,难怪对方就反映:“某些中国朋友的谈话中,一时用英语词,一时又用美语词,几近是英语、美语的混合语。”我还亲自听到一位美国朋友说,他曾在某地向一位英国朋友学英语。乍听此言,我顿时颇觉诧异,因其同为英语。虽然,我也略知一些英、美语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