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以服务为中心的校园网格体系结构上,基于P2P的思想和小世界原理,设计了校园网格资源分层树型结构及各层主要功能,对超级节点的健壮性和安全性提出要求,对不同节点的加入和删除采用不同的策略.最后对该模型的资源发现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网格与P2P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机制.该机制对传统的P2P网络资源管理协议Chord进行改进,并根据节点对系统贡献的大小决定其资源管理的权限,实现大规模网格中不同虚拟组织间异构资源的整合,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消除集中式的网格环境下单点失效和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使得网格系统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P2P网络的动态性与网络规模的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别对P2P信任机制和网格信任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P的网格信任机制,并针对基于P2P的网格信任模型、自治域间自动信任协商机制、自治域内模糊信任机制等三部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下一步相关模型的确定及原型系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想形式,网格技术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技术,P2P网络技术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模式。三个资源共享理念项目在应对不足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将打造更加有效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里程。  相似文献   

5.
网格计算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以大学校园硬件资源为背景,设计了校园计算网格模型,开发了UCGrid管理系统。UC- Grid管理系统能有效管理网格资源,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服务。通过网格用户控制台,用户可方便地向网格提交单一计算任务作业和并行计算任务作业,监测作业运行状态,实现磁盘共享和远程打印。网格系统控制台实现了作业管理、用户管理和分布式数据I/O,通过采用用户证书集中管理方式,为网格资源的有偿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区原理是解决网格开放、无序问题的一种方法。基于社区的EVP模型,将网格资源空间分为有效资源层(E)、虚拟资源层(V)和物理资源层(P),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的表示、组织、使用等网格资源空间问题。社区的全生命周期是社区从创建到删除的过程。本文结合中科院计算所织女星信息网格计划的具体工作,研究了信息网格中社区的模型及实现。  相似文献   

7.
刘伟丽  李晶晶 《考试周刊》2011,(22):147-148
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是网格计算领域中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在网格计算中,通过设计适合于网格任务特征和资源特点的分配管理模型,将网格计算中的资源合理的分配给匹配的网格,可使网格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现有网格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Peer—to—Peer”(P2P)是指在网络上起相同作用的对等用户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技术。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了所谓的P2P网络结构,但是直到近年来,P2P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由于其能快速便捷地提供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计算资源(如CPU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2P(Peer-to-Pee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用户如果想在网络中访问某些数据或者需要某些服务,可以不通过相关的服务器或中间设备,而把依赖分散到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其应用的核心技术是资源搜索机制.本文根据其网络模型特点,分析并研究了四种典型的资源搜索算法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由于计算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有效、安全地使用计算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交叉树形的资源组织管理方法和一种查找、确证计算资源和验证资源管理器的机制.整个资源管理系统由网格用户、任务管理中心、资源管理中心、资源跟踪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Web服务是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模式,怎样发布、查找、集成Web服务以使其发挥出巨大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P2P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动态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利用P2P技术提出一种基于UDDI的分布式Web服务注册中心模型,同时利用领域本体对注册中心进行语义分组,并在该模型上实现了Web服务的查找和发布算法。  相似文献   

14.
P2P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是一种新的Internet应用模式,与C/S相比,它弱化、甚至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弥补C/S模式的不足。近几年P2P技术发展很快,出现多种P2P关键技术和应用产品。在企业应用中,P2P表现出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VOIP中引入P2P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有限的难题,改善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本文即是在VOIP与P2P结合考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基于混合P2P结构的VOIP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节点的操作,并对其服务质量(QoS)进行了研究,结合VC算法提出了一个带抖动控制的算法(VC-Jitter算法)。最后对提出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P2P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针对日益流行的P2P网络传输技术,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网络通讯底层的模块设计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排球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是排球专题学习网站的核心.建立教学资源库,有效管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成为构建排球专题学习网站的重要工作,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NAT技术的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因特网中的IP地址紧缺问题,但同时给P2P网络通信带了很大的困难.针对P2P网络通信中NAT穿越的问题,分析了NAT设备对P2P网络通信的影响和P2P网络通信穿越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NAT穿越方案,该方案适合不同NAT环境P2P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交互式视频点播服务中改善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减少跳转延时及提高本地缓存的命中率。本文在vEB树基础上增加了跳转到概率较大片段节点的链接,对LRU和LFU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价值的缓存替换算法。在NS-2环境下进行了模拟实现,实验数据表明改进后的vEB树结构有效地减少节点的跳转延迟,基于价值的缓存替换算法提高了节点片段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