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静电起电枪     
摩擦起电是常用的静电起电方法之一。它的主要缺点是起电效应极大程度决定于空气的湿度,而且电量少,起电时间长。我现在介绍一种静电起电枪,是用市上出售的电子点火器改制而成。它有下列几个优点: 1.产生的电量多。扣动扳机一次,产生的电量可以使静电计的指针有最大的张角。  相似文献   

2.
一点建议     
小学课本《自然》一年级下册第7课“秤”中,有一幅“用杆秤称一称你身边的东西”的插图。我们认为,图中执秤的小朋友用左手提秤提是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刘东,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有些小读者可能读过我写的一些书,有一些小读者没有读过。不过,《故事作文》的小读者们可能都会对我有一点印象(你可千万别说对我没印象,不然我会很泄气的),因为2005年我写的《林大脚的故事》在《故事作文》上连载了12期。最近,我写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做《称心如意秤》(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本新书讲的故事是:五(2)班的帅哥曲小洋偶然从市场上买到了一只秤。曲小洋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花五块钱买来的秤居然是一只神奇、怪异的宝贝秤,它不但能听懂人的话,还可以称量出每个人…  相似文献   

4.
静电是一种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静电可以用来为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但静电也常常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有时 ,它使人遭到电击 ;有时 ,它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更有甚者 ,它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此 ,笔者介绍以下常用的静电防护措施 .一、接地所谓接地 ,一般是指把金属导体与大地连接 ,使它和大地等电势 .静电接地有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之分 .前者是金属性接地 ,用来清除静电导体上的静电 ,这是清除导体上静电普遍采取的安全化方法 .后者是带有兆欧级电阻的接地 ,用来清除静电亚导体或静电绝缘体上的静电 .…  相似文献   

5.
古时曾有一个名叫曹冲的孩子用一只船给大象称了体重。而杭州电视台有个科技栏目,叫做“不可能的任务”,每周一期。这个栏目推也了这样一个难题:谁能用最小的秤给大象秤体重?开始,没人应战,普遍认为这确实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周岷的青年教师来到电视台,声称:“我可以用弹簧秤称起大象。”果不其然,在杭州市动物园,周岷用一只小小的弹簧秤  相似文献   

6.
天平可以测质量.天平测的是物体的引力质量,它是根据杠杆原理用静态方法来测量的.一、空载时调节横梁平衡的目的是什么?使用天平时,应先进行调节,调节物理天平的第一步是调节底座水平,第二步调节横梁平衡.天平无负载时调节横梁平衡的目的何在?是为了使天平的可动部分——包括  相似文献   

7.
一、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1.会放置把天平和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线处.2.会调节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方法是:指针偏向哪一边就把横梁右边螺母向另一边旋动,使指针静止时指在中央刻度(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刻度数相同)3.会观察会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和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观察量简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多少厘米3.二、会读和记录数据1.天平的读数当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右盘中被码质量数m1;与横梁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m2。(以游码左侧边缘线所对标尺上的刻度线为准)…  相似文献   

8.
<正>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师揭题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  相似文献   

9.
一杆红木秤     
搬过几次家,别的物品常有更新,唯独这杆红木秤一直挂在我的居室的最显眼的地方。它长不过盈尺,粗如拇指,暗红色。秤花是铜丝镶嵌的,秤钮是铜铸的,但都已被岁月磨去了光泽。秤钩是铁打的,细细弯弯的。秤砣是生铁铸造的,上面有“贰拾斤”的字样,像一口扁平的铁钟,用一条细麻绳拴着,挂在秤钮上。那细麻绳是人工搓就的,悠悠岁月已磨掉它外表粗糙的毛茬。它挂在我居室墙头已三十来年了,但那秤杆依然笔直笔直,丝毫未走样。这是一杆真正的公平秤。它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遗产。文件大革命开始不久,他就托人捎来了这杆秤。在给我的那封信中,他叮嘱道:…  相似文献   

10.
孟彬 《陕西教育》2010,(3):56-56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称,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了船的沉水深浅,用石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秤出了象的体重。  相似文献   

11.
称猫行动     
每个人的记忆宝箱里,都收藏着许多有趣的事。而我却珍藏着一个由称猫得来的启示。那是小学一年级时的一天,我的脑子里忽然浮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称一称小花猫的重量。想到做到,我马上行动起来。我迈着“猫步”,来到正在熟睡的小花猫身旁。“嘿”,我一把按住了小花猫。然后,我“差遣”爸爸给我找来一条绳子,紧握住小花猫的4条腿,用绳子把它绑住。哈哈,这下我可以知道小花猫有多重啦!我抱着小花猫来到秤前,把它放到了秤  相似文献   

12.
调皮的静电     
从实验中观察静电的作用,再试着用它移动一些小东西吧!1静电小妖怪第一步,用薄绵纸剪几只小妖怪,剪好后,放在桌面上或地上。第二步,准备一把塑料尺,在运动服上快速摩擦几分钟。第三步,把塑料尺举到小妖怪的上方,然后慢慢向下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是电电是由物体之间粒子的运动产生的。电流动的时候可以点亮电灯,带动机器。电不流动的时候,就会变成静电,附在物体上。静电可以吸起物品,也能击飞物品。  相似文献   

13.
手称扑克     
我们班的“数学大王”王宁宁,正在表演手称扑克。“别人称东西用秤,我只用手就可以了。”宁宁说完,拿出一副扑克牌:“你随便抽出一叠,我只要用手掂一掂,就知道它有多少张呢。”丁强急不可耐地抢过扑克牌,从中随意拿出一叠。大家悄悄数了数,共41张,然后交给宁宁,催促道:“快称称  相似文献   

14.
题目:(2001年河北省中考题)某实验室有一架天平(带有一盒砝码),横梁上的调节螺母已无法旋动,其他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的平衡时,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两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请你使用这架天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要求简述测量过程,表达出测量结果。(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密度秤的制作使用 ,引导学生钻研一些物理问题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1 密度秤的构造  密度秤的构造如图 1 ,它与普通的杆秤类似 ,但比杆秤更简单。它有秤杆、秤钩、图 1提纽、秤锤 ,秤杆上有从提纽开始的均匀刻度 ,另有待测密度的物体G物 或待测密度的液体、水。2 密度秤原理  密度秤是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和杠杆平衡原理制造和工作的。设待测物体重力为G物 ,密度为P物 ,秤锤重力为G0 ,秤钩悬挂点A到提纽O的距离为lO,用较长细线将待测物体G物 拴住 ,挂在秤钩上 ,手提提纽 ,移动秤锤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平衡时 ,秤…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知道,摩擦可以起电,摩擦后的正负电荷是被束缚在带电体上的,它不能像电线中的电荷那样定向移动。所以,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看电视时,荧光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  相似文献   

17.
找规律     
我们班的“数学大王”宁宁,正在表演手称扑克。“别人称东西用秤,我用手就可以了。”宁宁说完,出一副扑克牌:“你随便抽一叠,我只要用手掂一掂,就道它有多少张呢。”丁强急可耐地抢过扑克牌,从中随拿出一叠。大家悄悄数了数,41张,然后交给宁宁,催促道“快称称看有多少张!”“别  相似文献   

18.
公平秤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世间一切东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没人愿意与它争辩。有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8页内容。教材简析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秤来称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以及自己的体重。前面几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运用,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学会了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了解了生活中常用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质量的一些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体  相似文献   

20.
反语与易色     
“反语”有正好相反的辞面和辞里两层理性意义(同概念有关的意义)和两层感情色彩(附加意义);作“反语”用的词语,可以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或替换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易色”有正好相反的辞面和辞里两层感情色彩,但只有一种理性意义;作“易色”用的词语,不能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或替换,如果用它的反义词语来理解和替换,句子的基本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完全相反,或者不合情理。“反语”一般同时又是“易色”,而“易色”却未必同时是“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