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样一个现象,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学生年级越高,越不肯发言,课堂越沉闷。有人说这是正常现象,小学生发言积极,踮着屁股举小手,是幼稚的表现;到了高中,学生不发言是因为老成了。这种说法对不对?笔者曾在任教的两个班中做过一次调查:调查一:“我为什么不举手发言?”表示“答错了怕别人笑话”的占50%,“不会”的占16%,“怕别人说我好表现”的占15%,“没把握、怕答不好”的占15%,“我知道,但我缺乏勇气或不善表达”的占12.5%,“课堂气氛沉闷,无形的压力束缚着我”的占11.3%,“从初中开始就没有了举手发言的习惯”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身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技校阶段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对我校三个班级共152名学生就“你是否乐于学习?”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回答“经常是”的学生仅有29人,占总人数的19.1%;回答“有时是”的学生有106人,占69.7%,这类学生怀有程度不等的厌学心理;回答“从来不是”的学生共有17人,占11.2%,这类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他们完全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地进行学习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人检查督促就不学习。调查同时表明厌学学生的队伍随年级增…  相似文献   

3.
吴萍 《河南教育》2007,(11):36-36
“不会吧?我教得有这么好吗?给我打这么高分!” “太伤心了,我那么卖力地教他们,却给我如此评价!” “评教?!我不会再看了,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而在那里乱点,没有意义!” “哎,你们看这建议说得多好,这学生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4.
曾经对自己任教的班级做过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而读书的占比76%,也就是说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自我的占了绝大多数;能够跳出“小窝”与“小我”,到达“大我”与“大家”境界的占比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教书16年都没有听到,显然已成绝唱!  相似文献   

5.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期《中学语文教学》转载了陈峰先生的《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按调查统计排列了十四类“最喜欢读的书”,其中外国文学名著为第一位,占65.8%;第二位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占63.7%;第三位是科幻和科普,占57.5%;第四位是散文,占56.5%,第五位是中国古典小说,占49.3%;武侠和言情小说已风不光再,武侠仅占25%,言情更跌至最后一位,占8.5%。在最喜欢的作家名单上,“鲁迅”的名字高居榜首。这个结果传达的信息,多么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7.
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之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1.职业高中学生存在着稳定的层次差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那么,职业高中学生的情况如何呢?笔者抽样调查了6个年度50个职业高中班1985名新生6门功课的入学考试成绩,统计中剔除了各种加分因素,统计数字是:450分以上的312人,”占总人数15.72%;360分至449分的951人,占总人数47.91%;359分以下的722人,占总人数36.37%。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职业高中学生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什么?”“数学在哪里?”“好难学的数学啊!”如果你的学生有这样的发问,作为老师的你是否很沮丧,回忆当初还是学生的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疑惑。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残酷的事实让每一位中国教师深思,我们能够为学生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增强学生语文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鼓励质疑。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正确引导.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主动学习。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有一学生提问:“小红军为什么那么倔强?难道就没有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既保存自己的性命,又不会牺牲陈赓同志?”“问得好!”大伙就这个问题打开了话匣子:“是啊.他才十一、二岁呢!”“什么他们不能同甘共苦,同骑一匹马,同食一包青稞面?”“路边没有野草挖吗?我记得有篇描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课文里提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议论纷纷。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组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文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求知欲。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年复一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向我说起“一拿物理题目总是无从下手.听老师讲解或一提醒我其实全会”;“物理学会容易但做题难”;“物理题目容易做错”等.原因在什么地方?我想这主要是我们不会审题造成的.那么.何为审题?如何将审题环节做得更好呢?在此也谈谈关于审题方面的几点个人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对学生“开小差”问题的调查,“经常开小差”的占11.1%,“偶尔开小差”的占86.4%,“不开小差”的只占2、5%。可见,大多数学生开过小差。对待学生开小差,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用了三种方法,即批评——提问——引导。刚工作时,对开小差的学生,不问详情批评一通,然后继续讲课。后来,对开小差的学生采取提问的办法。这些年,发现学生的小差有值得深究的地方,改用引导的办法。据问卷调查,小差“与课有关”的占50.60/o,“有时有关”的占27.2%,与“课无关”的仅占16.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上学期,我们对初二200住学生进行了“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做班主任”的调查。为了不给学生画框框,我们没有指定内容,全由学生自己写。其数据和内容如下:1.“喜欢博学、知识丰富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84人,占42%;2、“喜欢教主科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98人,占49%;3.“喜欢有特长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72人,占36%;4.“喜欢性格随和,但又能管好班级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65人,  相似文献   

13.
自重     
宋玉 《教师博览》2006,(9):32-33
教师节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你准备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另一个说:“我不知道,我妈妈说这次要送件贵点儿的,现在我四年级了.争取这学期评上三好生。”“啊?”另一个孩子的话音中流露出了惊讶.“这和送教师节礼物有什么关系呀?”“哎呀你真笨!我妈说了,谁不喜炊好东西啊,现在的老师都这样.谁送的礼物重就对谁好。”那个学生很肯定地回答。“哦,是吗?可是我只用电脑画图做了一张贺卡,看来她是不会喜欢喽?”“那当然,没戏!”……听着这些对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少年儿童更易于成材──《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之一杰出青年童年时代50.68%“经常是”学校和班级的核心人物,“很少是”者占10.81%;74.33%在多数时间是学生干部,M.32%是普通学生;65.54%被人们认为是好学生,13.sl%...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4,(8):5-7
2014年初,浙江省决定新增7所学校试行“高中必修课走班制”;不久前,山东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可能在全省全面实施中小学“选课走班制”。“走班制”将对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带来哪些挑战?有没有足够丰富且完善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敢不敢真正把课程选择权完全下放给学生?面对升学与考试,“走班”会不会流于形式?一些试行“走班”的学校提供了经验;有关学者、专家就此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2006,(12):40-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留守学生。青神县儿童3.2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5%;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4.7万人。留守儿童8118人,占全县儿童的24.9%。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662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总数的40.1%。因此,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管工作。既是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更是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新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青神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金钱:你的份量有多重?“金钱”这个字眼,在中学生朋友的心目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在某重声、中学300名学生的答卷中,有39.4%的学生把学习动机定位在将来挣大钱;一个在校生弃学经商,发了财。引起了54%同学的羡慕。又如93、94届...  相似文献   

18.
据问卷统计:有94%学生说自己的作业本上偶尔有或从来没有评语;有8鳓学生建议老师不打“×”或将“×”写小一点:58%的学生希望老师多写错误提示语和鼓励性评语:“仔细批改.不要改错,多看过程”的建议在问卷中出现频率较高。访谈中,学生Y说,有次计算作业来回订正了不下五遍.最终在老师的指点下才发现原来抄错了数字。偶尔的失败可以得到经验。但像这样的经历多了就会让人丧失信心.学生怎会喜欢计算?!  相似文献   

19.
“成宇,你在级里的名次前进了32名.恭喜你啊!”月考后的一个周末,我在QQ上遇到了我的学生成宇。“是吗?不会吧?”尽管隔着网络,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惊讶神情,于是我坚定地敲下:“是的!老师不骗你,因为你努力了!!!”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同办公室老师埋怨学生:“计算都不过关,还怎么教?”“这种计算刚讲过,怎么又不会了.”由此可见,计算内容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他们参加工作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种策略,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