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体与大众知识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杉  阮毅 《新闻爱好者》2010,(11):26-27
对于大众知识空间的构建,新媒体的强大能力还未能实现,甚至还有一些弊端:电视打造文化快餐;网络信息传播无序;手机传播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2.
戴爱梅 《图书馆杂志》2001,20(10):50-51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我馆在引进现代化网络和数字化期刊技术后,电子文本与印刷文本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播环境的独特性,自媒体传播的文本展现出文本内容碎片化、呈现方式符号化、语言结构杂乱化、表达取向娱乐化的特征,并由此产生了消解传统表达习惯、弱化认知理解能力和降低语言审美品位等负面影响。要想遏制这些负面效用的蔓延,让普通用户对当下自媒体传播文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樊昌志 《新闻界》2008,(3):70-71
本文以"于丹现象"中受众的接受行为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快餐化的受众动因。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一、本刊2008年起改为双月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二、本刊只接受专投稿件,来稿同时要求打印件和电子文本,并请注明"只投《新闻与传播研究》"字样。三、来稿电子文本发至submit-jc@163.com,邮件名和电子文本命名为:投递日期-作者姓名-论文名,如:"20080115-王xx-关于互联网xx的研究",该文件名请同时标于打印件信封上。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的最大价值在于给读者呈现出对社会复杂性的认知图景,财经深度报道的专业性价值也在于此。新媒体语境下的深度报道既需坚守核心价值,又需要顺应技术和传播带来的变化。情感化的深度报道文本需要媒体组织建立完整规范的把关机制和流程,要特别关注文本发表后,整个传播链条的打通和社会舆论的反应。深度报道领域的融合生产亟待内容形态变革和传播渠道创新的当下,更应关注传播效果的精准化、传播平台的基础设施化。  相似文献   

7.
进入网络时代,传播途径、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传播速度的即时化,使新闻文本传播的覆盖面扩大,时效性提升;同时,新闻传播演变成一个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互动性强的信息交流沟通过程。同时,也使新闻文本的客观性面临更多挑战。本文试对网络语境削弱新闻文本客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精神意涵,它的传播以符号为载体.影视文本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能够增强城市的魅力、知名度和认可度.影视文本中的符号、修辞与叙事化操作,建构和传播了城市形象,感染和打动着受众,强化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同.影视文本的生产者应力求借助多元象征符号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立体、深刻地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社交化传播是其重要特征。目前,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交化传播以"两微一抖"和视频网站为主要渠道,用户主动参与传播过程并进行积极的文本再生产,体现出媒介赋权、多元表达等新型传播观念,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郑科  黄敏 《传媒》2019,(8):69-72
在当今泛娱乐时代,文化快餐俨然已成为受众的一种习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常常被忽视,但《国家宝藏》的成功再次证明,不是只有娱乐化的内容才能获得受众的喜爱,严肃节目同样可以具有趣味性。本文从符号理论出发,探究《国家宝藏》如何以文物作为载体,借助文字、影像、声音、镜头等多种符号"活"化历史文物,向观众展现国宝文物及其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实现发送者与接收者的互动传播,达到形神合一的主题升华。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Web2.0时代下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新闻文本的生产将出现一种部件化的趋势,即新闻的文本将呈现出非线性的块状化,文本的内容将由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创造,再经由专业的媒体组织整理加工而成。因为新闻文本的部件化,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践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立红  连水仙 《新闻世界》2008,(12):154-155
本文试图以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其传播特色,本文以为,《功夫熊猫》作为跨丈化传播的现实文本,其传播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好莱坞一贯的喜剧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丈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浅谈网络新闻的超文本结构的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数字化光纤电缆、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工程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建立,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传播革命。网络传播不仅包含了以往所有的传播方式,把传统媒体点到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到点的传播,突出了个人化、交互性等优势,而且从传统媒体的受控、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转向自由互动的多维网状传播。由此,新闻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超文本结构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的出现。所谓“超文本结构”写作,就是使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直至影视文本。在超文本…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已习惯在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信息,由于这种方式的非常便捷,业界出现了习惯在网络上收集信息,而忽略了对报纸文本阅读和学习的趋势,这种趋势出现在新闻专业大学生群体中更为常见和严峻。本文将就此先谈谈电子文本对读者的影响,再论叙述阅读报纸文本对新闻从业人员有哪些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陈立强 《当代传播》2012,(4):105-106
传统电视的传播者基于经济驱动力、平台驱动力、受众驱动力等进行网络转载。传统电视进行网络转载的最大传播意义就是锻造了影像传播中的新受众群体。这个新的受众群体对传统电视提出了参与文本生产、文本民主化、文本加速化等媒介诉求。  相似文献   

16.
流行文化是把"双刃剑",在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及加强民主化倾向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宣扬媒体暴力、散播消极价值观以及造成文化快餐化等等的负面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对身处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以促进他们抵抗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读书、读网都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飞 《编辑学刊》2005,(2):21-23
一 从文字能够印刷在纸张上以来,纸本印刷的方式一直主宰着人们对阅读的定义.但时至今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新的光电出版物迅速普及,纸质印刷已不再是文字传播的唯一途径,网络和电子文本部分取代了纸质文本的功能.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青灯黄卷式的阅读到即时在线式的浏览,从局限于对文字的心领神会,到强调影音声光的组合,从精读诵读走向了泛读速读.这时,阅读的涵义就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还包括图像和声音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特奥会档案的数量之多、载体之全和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双套制”进馆创下了上海重大活动档案两个“第一”.这是3月26日举行的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档案交接仪式暨特奥会档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吕胜根 《今传媒》2016,(2):130-131
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纸媒受到一定冲击.互联网传播的快速,传播内容的海量化和个性化,以及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所有这一切,倒逼纸媒在文本的写作上必须作出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有态度的表达,并学习和借鉴民间智慧,做到表达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纸媒文本写作更接地气,更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发展,自媒体影评也在不断发展,对电影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影评的主战场,具有传播主体泛众化、传播渠道不断变迁、文本内容碎片化等传播特性。文章通过结合具体的电影传播事例,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自媒体影评对电影传播的控制功能,总结出议程设置营造意见气氛、多级传播强化传播效果、打造意见领袖影响传播的电影传播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