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梅 《当代传播》2003,(6):34-35
一段时间以来,电视频道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问题成为电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有人说:对省级卫视频道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色化、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已无可置疑;有人说:从理论上说,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事业发展、成熟的方向和必然结果.还有人说:如果按照受众分散的趋势来划分的话,电视受众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大众时代"、"分众时代"、"小众时代"和"个体时代".在"大众时代",综合频道大行其道;在"分众时代",特色化频道适逢其时,如"新闻频道"、"电视频道"、"体育频道"等;到了"小众时代",专业化频道则应运而生,如"电视频道"进一步细分为"动作片频道"、"喜剧片频道"、"卡通频道"等等……从这许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电视发展的前景.本文以省、市两级电视台的发展之路为题,结合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三个概念的关系来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电视受众的大量分化,收视取向的明显差异,为当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电视业的发展和受众市场的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从90年代开始,电视专业化频道的步伐在我国不断加快,众多的专业频道层出不穷。2001年全国各地电视台对频道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调整,并进入专业化运作阶段。但是事实上,全国各地所谓的专业化频道几乎没有盈利的,我们看到,专业频道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问题:频道定位不准,千台一面,节目资源匮乏等,频道专业化的改革陷入了僵局。  相似文献   

3.
一、频道专业化的主题下凸显栏目个性,追求内涵式发展,在稳步发展中创新 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二套正式启用“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呼号,所有栏目开始在频道专业化的旗帜下定位发展。经过三年经营.“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在全国受众中的专业化形象已经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4.
电视台频带专业化在中国的开展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广播电视界对于频道专业化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目前,对其的研究和谈论大多集中在专业频道的特点和设置上,对于频道专业化怎样找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针对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研究仍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地方电视台应该如何面对频道的专业化发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业"存在"并长久的生存下去?是地方电视台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文章结合地方电视台在频带专业化浪潮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求找到地方电视台的合理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的推进,各地城市台也纷纷开办自己的专业频道。然而,对大部分城市台来说,频道专业化的探索并未实现预期的收视率提高、创收增加等目的,反而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台专业频道面临的问题1.专业频道综合化各城市台的专业频道虽然冠以“影视”、“新闻”、“科教”等名称,但定位不准、内容杂糅、节目雷同,呈现出了“综合化”的倾向。2.收视率低、市场份额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的推进,各地城市台也纷纷开办自己的专业频道。然而,对大部分城市台来说,频道专业化的探索并未实现预期的收视率提高、创收增加等目的,反而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台专业频道面临的问题1.专业频道综合化各城市台的专业频道虽然冠以“影视”、“新闻”、“科教”等名称,但定位不准、内容杂糅、节目雷同,呈现出了“综合化”的倾向。2.收视率低、市场份额小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国内很多专业电视频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可到现在,相当多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已经呈现力不从心之态,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根本无法到位.研究城市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现状不难发现,这条专业化道路从一开始就卡在几个至关重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电视传媒“窄播”经历了栏目-频道的资源优化配置实验之后,频道的专业化建设和专业化频道的建设开始浮出水面,这已成为当前电视传媒改革发展、经营运行中最为鲜活的景观。 一、专业化频道的生存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有线电视网络迅速发展,电视频道不再是稀缺资  相似文献   

9.
广播改革必须在频率频道整合的基础上,重点走频率频道专业化的道路.所谓的专业化就是频道专业化、时段专业化、节目专业化和人才专业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广播要紧贴市场,根据受众的特点,让自己的频道设计的更加合理,使自己的频道具有特色,具有独特的风格,最大限度的满足听众,或者说部分听众的需要.做到专业化就要有专业特点,传播的信息要有深度,切不可办成综合台,什么都有,什么都只是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外行听不懂,内行不愿听,结果是上不能包揽全局,下没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九.立足于国际电视业专业化频道发展的整体趋势,彭吉象教授系统分析了专业化频道兴起的多重背景,并就发展历程、运作体制等问题展开深入论述.针对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整合了国内外相关专项研究的最新资料,对专业化频道的生产模式、评价标准、节目分销系统、营销策略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中央台、地方台、境外卫星台三部分力量正在迅速推进的中国电视专业化改革,实力较弱的城市电视台在进行频道专业化之后,面临着哪些问题?今后应如何发展?笔者以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点。探讨城市电视台专业频道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电视台正在围绕电视产业化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专业化频道建设如火如荼,广告创收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当前,我国城市电视台专业频道主要的收入还是以广告为主.综合频道时代"狂轰乱炸"、"集体扫射"的广告营销策略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新型的电视世界,广告商必须调整策略,才能在新的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向莉莉 《青年记者》2008,(14):32-33
背景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一直是电视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改革.从中央电视台1999年实施"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专业化频道的雏形已大量涌现,形成了新闻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影视频道 法制频道 科教频道 娱乐频道等方面、多维度的专业频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在频道专业化的背景下,维系稳定的受众群,已经成为电视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受众分析的角度入手,探究专业频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吴滨 《记者摇篮》2005,(10):57-58
近年来,电视传媒频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台,都从“栏目时代”进入到“频道时代”,整合出许多专业化频道。“频道专业化”改革正带来电视业在经营管理体制、制作播出模式和受众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转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中西方电视行业的巨大差别和我国频道专业化产生的特殊背景,如果我们脱离客观现实,在频道定位上步伐过大过快盲目追求所谓专业化,无疑是行不通的.这也证明了在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和电视的大众化传播方式间存在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也是频道定位的根本出发点.把握好这个平衡,既可使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违背这个客观规律,就会导致频道经营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但在欣喜之余,我们看到,专业化频道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的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受众的实际调查和细致的分析.因此,在电视频道专业化变革的进程中,专业化频道的发展急需摸清电视的消费主体--广大电视受众的需求变化的特点和走势,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态度、兴趣、审美体验以及认识和评价等,探求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彬 《记者摇篮》2009,(4):39-39
频道专业化是国内外电视媒体发展的潮流,这个理念已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之间形成广泛共识。然而,随着频道过剩时代的来临,专业化频道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竞争压力和困惑,甚至走入了为专业而专业的误区。因此,跳出纯专业化的误区,确定频道风格,实施差异化的战略,应当是向频道专业化迈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广播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广播事业的发展也始终在引领全国潮流。本文分析了广州地区广播业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广州地区广播业在广播频道专业化运营方面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构筑多层面发展空间,实施跨区域合作以扩大地区广播影响力、跨媒体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跨行业合作以加速频道专业化发展、走出直播室办“看得见”的广播等,促进了广播业的振业。  相似文献   

20.
任陇婵 《声屏世界》2007,(10):55-56
频道制是频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应该说,当下国内电视台的频道制基本上都是台一级管理层下以频道为单位设置的综合管理层或行政事业实体(只有少数专业频道实行了公司制)。如果严格用现代传媒企业和严谨、科学的公司制治理结构的标准来考量,即便央视离真正意义上的频道制也还有不小的距离。或许我们可以从广电处于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这一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