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化选择经营者的办法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竟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国有股控制权的流动化、市场化将有助于实现政企分开,构建股市的用手投票机制,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使优秀的民营经济经营管理者与国有经济有机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竟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分离主动表决权与被动表决权,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行使法》,政府只以被动表决权——即否决权行使方式行使有关政治、产业政策方面的保留权利;而将有关资源配置方面的权利售予流通股公众,由流通股股东控制公司经营权,调动流通股东促进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解决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的措施之一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将上市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给股民,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法》,政府依法管理国有股与行使上市公司政治控制权,实现政企、政经合理分开,扩大国民的经济决策参与权,使国有经济决策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推动经济民主进程,以经济民主为先导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与民主意识、民主行为的产生。因此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秩序的联结点。是实现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当前应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流通交易,将上市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给股民,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法》,政府依法管理国有股与行使上市公司政治控制权,实现政企、政经合理分开,扩大国民的经济决策参与权,使国有经济决策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以经济民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以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思想权力制衡思想为指针,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解决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分离主动表决权与被动表决权,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行使法》,政府只以被动表决权方式行使有关政治、产业政策方面的保留权利;而将资源配置方面的权利售予流通股公众,由流通股股东控制公司经营权,调动流通股东促进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7.
解决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竟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分离主动表决权与被动表决权,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行使法》,政府只以被动表决权方式行使有关政治、产业政策方面的保留权利;而将资源配置方面的权利售予流通股公众,由流通股股东控制公司经营权,调动流通股东促进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负债和国有股权转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合理、适度的负债,从微观方面看,可以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金,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宏观方面看,可以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并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鉴于负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的现状,可以考虑把股权转债权作为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一种重要方式,以达到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分批变现国有资产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
国有股减持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目标定位应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减持方法以国有股每股净资产为底价实行二级市场竞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问题中主要的一环,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已是当务之急。然而,国有股减持重组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盘活和减持国有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证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以公平、稳定、效率为基本原则,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明确界定哪些行业是国有经济可以有所不为的;第二,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分流,解决国有股减持、流通;第三,充分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