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群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这种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协调、约束诸功能相吻合;因此,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校园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因此,校园化既是一种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职教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这就涉及教养问题。职校校园环境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并以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制约着人的活动与发展,与培养“有教养劳动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风气以及学校教育为特色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制度规范、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珊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40-241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的总和。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教师与学生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方针政策,从事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传承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仅仅是指校园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本,创建和组织的第二课堂文化生活。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以精神文明为主,体现校园特色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10.
校园环境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制约着师生的活动与学校的发展。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在于它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成为决定和影响师生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潘玉东 《教师博览》2023,(30):22-24
校园电视台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声、光、色为传播形式,为学校师生提供宣传教育、教学科研、精神文化等服务的电视传播媒介。校园电视台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传播先进思想、展示学校特色、丰富教育资源、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文章从校园电视台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校园电视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基础上,我们应关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绿色学校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得到全校师生认同的文化形态.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绿色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应确定在校园物质环境提升、校园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校园管理制度优化、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和课程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实践中,我们通过课程文化体系和活动文化体系来构建"绿色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活动载体与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在校园活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更需要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支撑,实施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校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健 《辽宁教育》2013,(8):19-20
文化展示的是一种生命的尊严,它追求的是一种朴素而又有生命经历的坚持。一般来讲,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因此,一所学校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拥有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阜新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6.
朱亚玲 《天津教育》2023,(10):37-38
<正>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具有新理念,当前文化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理应顺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将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内在驱动力,让全体师生都能在文化素养的引领下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优秀的教育系统绝不是冷冰冰的,想要让学校的发展稳步向前,就要营造出校园有文化、教师有热情、学生有希望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从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幸福、体会成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7.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1.学校文化的科学涵义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现象,是学校成员共同的信仰、期望、信念、行为型态,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18.
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全新的学校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创建学校生态文化必须积极推进教育观念生态化、教学理论生态化、学术研究生态化、校园活动生态化和校园环境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97):108-109
校园足球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范围内,由学校的师生员工们共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活动而培养的。校园足球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建设现状和制约严肃的分析,提出加强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旨在引起全社会对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关注,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校园化活动的核心和实质是人的发展,应以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校的校园化活动即校园学社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在学校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将成功的理念渗透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寓于化娱乐活动之中,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赋予学生一种化意识和化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