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与西方立足于实现个人权利的外向度自由不同,孔子所谋求的乃是一种完善圆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由.这种境界自由来源于人不断否定当下,向着人之所是的方向去生存的鲜活生命力,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人进行自我超越的内向一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式的自由即超越,超越即自由,二者不即不离,相即不二.相比而言,这种生存论式的自由要比老、庄所追求的形而上学式的自由更具本真意味.  相似文献   

2.
自由的历程     
章林 《科教文汇》2008,(21):248-249
自由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我们并不想考察自由观的整体,包括什么是自由,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等等,而只是从“自由究竟实现于何处”这一特定的视角来进行阐述。我们将哲学史划分的不同时代,而与这种时代的进程一致,我们发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呈不断向前推进之势。因此本文试图按照历史的顺序对此进行了简略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海美 《百科知识》2023,(27):9-10
<正>哲学的深刻性和持久性,只有经过漫长历史的考验和时代的磨难,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康德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理论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从自由问题着手研究,能够有效地贯穿康德整个批判体系。自由这种特殊的活动也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人的灵肉二重属性,彰显出先验与经验、在场与缺席、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张力关系。康德的自由对不同时代的人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康德留给世界弥足珍贵的一份财富。康德的自由观涉及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邓晓芒把康德的自由观分为三个层次:自由意识、先验自由及实践自由。他从理性的角度研究了先验自由的必要性、实践自由的现实性和审美自由的自然目的,建构了康德哲学体系中的自由。一、先验自由自然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被认为是引领“理性万能”的幻觉,通过理性理解把握整个世界。但康德在形而上学的困境中审视了人的极限,开始了理性的自我批判。康德与教条主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清楚地看到了人的局限性,而理性不存在自然与自由的对立。究其原因,是对立双方混淆了现象与事物本身,利用仅适用于经验现象学的先验知识原理把握先验事物本身,并将一切归结为遵循自然因果律的机械决定论。一切都是...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前提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的意志自由的成因和根源;从过程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的活动自由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由的中介和基础;从目的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生自由包括人格自由、个性自由和发展自由的保障和舞台。技术本身蕴含着人生自由的本性、本质和诉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自由的存在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保证,更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自由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在于解放科学研究者研究行为的束缚力。束缚力的解放给予研究者更大的空间,可以说自由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也应该注意到绝对的科学研究自由必然导致对社会的危害,因此,对科学研究自由必须有一个界限标准,并且以法律手段保障界限标准。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4)
人类一直以来就在追求最大极致的自由,这个话题在哲学的思考中也一直未曾中断,并且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人类技术的进步与人的自由二者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尤其是在进入21实际以来,即时通讯不断地发展壮大,对人的自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的自由在即时通讯中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被技术异化,丧失了自由原本该有的纯粹。让我们一起透过技术层面的理解,用哲学来反思即时通讯技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永不停止,个体的自由是责任的基础,责任承担是个体自由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自由与责任是对立面的统一,人的主体性责任意识正是在主体意志自由基础上的选择与实践过程中得以张扬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张静 《科教文汇》2012,(23):57-59
自由游戏活动是游戏的一种,但是由于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丰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更主要的是对自由活动教育价值的模糊,导致自由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逐渐减弱,被幼儿教师们忽视、省略。自由活动是以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活动,它应遵循"愉快"、"有益"的标准发展,教师应积极对待自由活动,给予幼儿自由活动适时、必要、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人的存在状态.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自由选择的休闲活动和合理的消费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构建有利于休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之出现了一种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时讯通讯工具,它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能够更有效的传播信息,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也逐渐增多,人类在享受即时通讯带来的便利时,也逐步失去了自由原本的性质。本文主要是从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谢秀华  崔晓辉 《科教文汇》2007,(12S):223-2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人的存在状态。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自由选择的休闲活动和合理的消费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构建有利于休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职业自由的价值可以从伦理、经济和社会三个向度上展开。对职业自由加以伦理评价,旨在判断职业自由自身固有的目的性价值。职业自由不但本身就是价值目标,它还有助于促进人的谋生能力的拓展,有助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职业自由的经济价值,是指职业自由对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职业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扩展和深化。职业自由的社会价值,就是职业自由对社会进步需要的满足。职业自由有助于个人融入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理想中的课堂称为“自由课堂”,笔者照模搬样,把这种理想中的作文教学称为“自由作文”。一、把想像的自由还给学生少年时代是最富于幻想的时代,只有想像,才能把枯燥的抽象化为生动的形象,才会把有限的躯体变为无限的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景,把想像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写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哪怕是异想天开,因为只有“异想”…  相似文献   

15.
宫凤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25(23):140-140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还在于他们对劳动的价值的重视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探索用热塑自由树脂固定改良式标准咬合器模型上的离体牙并用于口腔修复实验课程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20名均为大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人,采用将蜡片固定改良式标准咬合器中的离体牙并置于仿头模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组60人采用热塑自由树脂固定改良式标准咬合器中的离体牙并置于仿头模进行操作的实验方法。结果:经过对这120名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热塑自由树脂、蜡片固定改良式标准咬合器中的离体牙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实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术的自主性在埃吕尔那里不是绝对的,它一方面成为人的自由的最大威胁,另一方面又暗示着摆脱困境的某种可能,这种可能就是为技术设立限制而获得自由的新伦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学术自由与自由探究这一美国大学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从一战到冷战再到小布什执政时期受到攻击和侵蚀,以及大学及其领导人如何回应这些攻击的历史。在人们感到国家安全处于危机时,个人权利和学术自由往往成了牺牲品。从机构的层面来看,布什政府时期学术自由受到威胁的程度甚至大于冷战时期。因此,重申学术自由的理念、捍卫教师的权力和大学自治的原则,是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术自由旨在建立一套大学治理的结构关系和价值观,捍卫大学的治理规则,这些规则界定了教师在大学里享有的特权,它“是使整个学术事业合法化的关键概念”,亦是大学和美国社会建立的一种关键性的契约。只有保证学术自由,大学和社会才能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19.
在溯源联合国关于信息自由的法律地位和阐述联合国关于表达自由的含义的基础上,围绕信息自由的人权标准,讨论了3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信息自由是不是一项基本人权?其二,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的关系;其三,意见和表达特别报告员对信息自由具体含义的探索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处理信息自由相关问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从时间的视角,以铁的逻辑,高度抽象地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深刻的预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作初步探讨。所谓“自由时间”,即“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相对于劳动时间而言的。主要指“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具体说就是“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这里最重要的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能否享有自由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的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