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老子的全部思想,都可以完全地包容在其天人之学之中。他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自然”,其“天人合一”之“一”就是“自然”。将探求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以有益于当世。  相似文献   

2.
<正>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也开始萌芽和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人本为一体,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从神话时期便开始显露出来,并体现在先秦典籍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的传统向来是讲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因此,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神经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Mu-Ming Poo)教授对《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华盛顿观察》周刊)评论说“,相反,西方的实验科学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于对自然的观察,还要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去干涉自然,以提出和验证自己的学说。如何提出假说、进行验证,正是个人创造力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体现。”2003~2004年,《自然》杂志出版中文专“辑中国…  相似文献   

4.
徐琰 《科教文汇》2009,(3):232-232,235
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宁 《科教文汇》2007,(2X):192-192,19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刘红云 《科教文汇》2009,(23):241-242
“天人合一”说,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既是世界观又是人生观,在人的行为方式中又表现为一种精神品质。面对着社会的转型,人们在生活方武发生转变的同时,还面临着精神信仰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从而探究其在何种意义上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塑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洪昭光 《金秋科苑》2008,(23):70-71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8.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思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民间智慧精确地道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滋养着人,而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水土,也就是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才滋生出多样性的人类种群。人类素质和文化精神的多样性也都是源于自然,源于那方水土。中国北方的水土,滋养着北方人,孕育了齐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民族,在你我的血液中,都藏匿着梦想与自然结合的浪漫因子,让我们推开那道灰色的门扉,一起走向绿大地。  相似文献   

12.
黄清明 《科教文汇》2008,(3):190-190
儒、道、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他们共有的文化“潜质”——“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儒从伦理道德上倡言“天人合一”,使“天则”道德化。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思想影响下,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道以“无为”为其思想基础,倡导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园林构建。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社长先生: 承邀就“管理科学”一词阐明浅见,仅以“抛砖”,就教于众专家和读者。 21世纪的科学应包括三大体系,即“自然工程科学”体系;“社会科学”体系;“管理科学”体系。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抢先开发和建立管理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认识地球历史及地壳运动呈现的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以中国古代太极理论及自然宇宙观为指导、吸收近现代西方科学特别是非线性科学理论成果基础上,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建立了“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物理规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并揭示它们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即“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同时也揭开了中华文明之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在所建数理坐标系中, “0”具有周期循环生成的特征规律,突破了“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模型中“0”点唯一的公理化假设.  相似文献   

15.
法国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精神,叫“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交融达到最佳境界。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发展之后又重新思考这一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主题。人类有与自然为友,充分享受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对于久  相似文献   

16.
人地关系的科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重大核心领域和内容。纵观人地关系的科学发展历程,从古代人类被动占很大成分、带有古朴辩证法特征的“天人合一”,到现在具有完善唯物辩证法的“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巨大的物质和意识变革。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趋势,是以人类的科学主观能动性为其最大特征的人地逐渐趋向融合的“人地共生”。  相似文献   

17.
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57-157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聚落中的古村落,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本文从中国古村落成因、人文景观、理念基础、景观美学等角度,谈谈中国古村落空间的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以及古村落对于今人值得利用和借鉴的地方,展示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王雅方 《科教文汇》2008,(2):181-181
产品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研究“物”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也正是符合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丽娜  吴黎 《内江科技》2012,(6):156-1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谐亚运”与现代体育伦理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和谐”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价值,从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中,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重义轻利、诚信守诺”等众多思想观念中就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意蕴。而在亚洲运动会的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论证了构建现代体育伦理的必要性;加强体育伦理的建设是亚运“和谐”价值真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古代科学成就令世人所瞩目。其中,在中国思想文化中蕴藏的最根本的力量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哲学。本文拟就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作初步探讨,以为抛一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