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高校教师教学中投机行为的主要四种激励方式:显性激励、隐性激励、监督激励、内在激励。并针对不同的激励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贯穿了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中从目标设置、绩效考核、奖惩分配到需要满足的全过程,是激励机制建立和实施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详细分析了目前岗位聘任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容易度量而教学质量难以监控,于是在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过程中,教师在拥有私人隐藏信息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与从事科研具有活动替代性。可以运用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合理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并可以通过改革现有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体系,对激励机制再设计,实现教师行为的利益导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提出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对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并阐明高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及由此关系产生的风险问题;其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相关模型着重解决此风险问题;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教学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供应链企业间所存在的激励和激励方式设计问题,重点阐述了愿景激励、信任激励以及合同激励。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多任务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祥江  张强  廖方伟 《教学研究》2009,(2):32-34,50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容易度量而教学质量难以监控,于是在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过程中,教师在拥有私人隐藏信息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与从事科研具有活动替代性.可以运用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合理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并可以通过改革现有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体系,对激励机制再设计,实现教师行为的利益导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考虑两个维度努力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基于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建立博弈模型。与此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维度的分享系数,激励教师选择以最大努力水平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分享系数的确定与该任务的边际收益、努力成本系数、方差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引入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公共部门中的人员激励难题,并分析了显性激励、隐性激励、监督激励、内在激励这几种激励方式在公共部门中应用的限度,从而提出了多种激励方式并用,并注重隐性激励和内在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运作中的一些问题.在对国有商业银行两层委托代理机制中存在的激励约束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激励约束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对高校教师评价过程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不对称风险的产生源自于高校教师专业服务的复杂性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框架,进一步确认原因在于校方与教师之间存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偏好取向的不同。未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信息甄别,推动激励相容和声誉约束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师教学行为提供了实践框架。但现实中部分高校教师在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时却存在搭便车、偷懒、应声虫等机会主义行为。从委托代理视角看,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与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规避这一问题,需要从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提高制度内部合法性以及把握教师舆情,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与教师之间存在利益诉求的差异,二者之间存在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利益博弈,设计实现他们利益双赢的薪酬激励机制已显得刻不容缓。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在委托—代理研究框架下研究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特征及价值,通过对委托—代理模型的博弈分析高校与教师的薪酬决策过程,由此提出适合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发挥的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多重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激励措施,通过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其特殊性。基于高校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有效发挥政府调控、市场作用、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高校的组织结构特点、劳动工作方式、员工心理行为特征构建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结构化激励约束机制,以发挥完整、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综合功效。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代理问题几乎无处不在。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并给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两个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然后给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典型模型。最后,介绍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最容易想到的办法——监督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组织中设计的激励契约是否科学合理,是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状态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的自贬性、人力资本产权的依附性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抵押性。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组织内激励契约的设计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代理问题几乎无处不在.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并给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两个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然后给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典型模型.最后,介绍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最容易想到的办法--监督和激励.  相似文献   

18.
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中的高成本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由积极成本和消极成本构成,积极成本与委托代理成本呈反比关系,消极成本与之成正关系。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成本偏高的原因在于国有企定产权界定不清,存在事实上的双重代理,且各自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了国企委托代理成本必须建立的,针对代理者和代理委托者的双重激励和双重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立高校与政府、个人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问题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入,厘清公立高校所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和解决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迫在眉睫。公有产权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激励、约束和竞争制度来排斥信息效率低下和激励不相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机制下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对称引发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甚至失真。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或减少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