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09,(10):180-180
8月15日,首届中国关公文化论坛在陕西榆林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汪国新委员、郑桂兰董事长共同启动陕西“关公文化天下行”,呼吁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关公文化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士共同支持弘扬关公文化,积极为传扬关公文化走向天下献力。  相似文献   

2.
王昆 《收藏》2007,(9):164-165
三百年苦心孤诣,八百里画魂书香。长安自古就是中国书法与绘画阐发光大之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展现陕西地方书画艺术成就,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力求反映陕西近现代书画艺术总貌的“长安雅集·陕西书画三百年(1700-2007)”展览,于7月19日往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秦方 《收藏》2006,(12):201-201
赵诚称生现任中国梅文化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部艺术网特邀顾问、高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7,(6):196-196
赵诚先生现任中国梅文化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部艺术网特邀顾问、高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8,(3):149-149
2008年1月18日,由中国国画院西安分院,中国玉器协会会员店陕西紫藤园主办,西安收藏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办的中国西安首届“红山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国内多位知名古玉鉴定及研究专家齐聚一堂,热议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玉文化,希望给陕西的古玉收藏及鉴定带来新知和启迪。会议还向与会者展示了部分红山古玉珍品,  相似文献   

6.
潇然  板桥 《收藏》2007,(9):167-167
近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热播,其受众已远远超出收藏爱好者的范围,对全社会形成热爱传统文化、珍州民族文物的良好风气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为了宣传陕西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流,树立文化大省的品牌形象,经陕西省政府同意,由陕两省广播电视电影局牵头,邀请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同陕西卫视《天下宝物》联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陕西“红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其在高校中的传承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本文通过“红拳”在进高校中的引入和学习,意在为更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大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分为军队体育活动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竞技体育项目、养生体育项目等。通过对大唐陕西体育文化的研究,发掘大唐陕西体育文化的特点,揭开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盛况的原因,为当今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红拳的稿子,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而且小时候跟乡下的老师学的是陕西红拳,记得有小红拳、大红拳、梅花拳、南阳棍等,但后来多年离开了红拳,有些生疏,生怕说些外行的话,贻人笑柄;二是觉得红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如陕西的人不张扬一般,因而多年来蒙在深闺,湮没于关中的黄土文化之中,而实质上,红拳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反过来哺乳了红拳这一陕西独有的拳种。使之更显精深。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等优势,但是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认识水平不足、竞争力不足、现代化进程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推动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4):206-206
王富强,号西部万马堂主.1961年出生于陕西。1988年深造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国联谊书画家协会会员,天津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美术师.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评委,一级画家,山东当代艺术院客座教授、创作类研究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共和国杰出艺术家.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西部画马人。  相似文献   

12.
赵荣 《收藏》2010,(6):28-38
陕西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辉煌灿烂的有历史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界拥有特殊地位。《收藏》杂志推出的陕西专号,有助于读者系统了解陕西特有的文物遗产和三秦文化,激发读者亲身领略陕西文物瑰宝的浓厚兴趣,必将推动更多的人们到陕西来探古寻幽,领略中华文明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6,(3):186-186
赵诚:1944年生于陕西大荔,20世纪80年代进修于中国画研究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梅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美术师,擅国画花鸟,万以梅为佳,其笔下梅花苍劲、刚毅、清新、高雅、体现出铁骨迎春之神韵。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陕西特色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对陕西省体育文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弘扬传统体育,为陕西文化资料的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8,(1):202-202
王富强,号西部万马堂主,1961年出生于陕西。1988年深造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国联谊书画家协会会员,天津科普美术专业委员会美术师,山东当代艺术院客座教授、创作类研究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共和国杰出艺术家,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西部画马人。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的传播,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石窟开凿与造像为文化载体(图1),在传播的过程中闪烁着人类文化之光。世界三大宗教在穿越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传世久远的历史文化印迹。如果我们沿丝绸之路由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都能看到丝路宗教文化传播过程中留下来的承载着佛教文化的石窟及造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化的支脉.魔术这朵奇葩具有广泛的大众化、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特点。革命时期的魔术工作者,为推动陕西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就拿陕西省杂技团来说.是有过魔术创作的高峰期和舞台表演的辉煌期.并在文化的领域里占据一定位置的。但是,今天的陕西魔术却陷入了低谷.原因何在?我们不缺好的魔术师,不缺好的创意.缺的是文化内需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缺的是意识思维,缺的是一种大气魄。  相似文献   

18.
陕西体育文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使用专家调查、问卷调查和模型研究等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陕西体育文化发展模型进行探讨,在综合模型中,陕西体育文化从4个维度进行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从6个维度进行测度。综合结构模型适配良好,陕西体育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路径系数为0.84。陕西应该弘扬热情豪迈、礼仪重教、兼容并蓄等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将健康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物质文化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与国家。体育与旅游相关的国际品牌项目开发与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陕西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拥有特殊地位。《收藏》杂志推出的陕西专号,有助于读者系统了解陕西特有的文物遗产和三秦文化,激发读者亲身领略陕西文物瑰宝的浓厚兴趣,必将推动更多的人们到陕西来探古寻幽,领略中华文明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吴镇烽 《收藏》2010,(6):44-5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在商代是商王朝版图的西域,境内分布着几个重要方国;周代是王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又是秦人的发祥地和秦文化的孕育之区。因此,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数量之大,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丰富,居全国首位,是中国青铜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为人们所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