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杜娟 《新闻知识》2004,(8):34-35
为什么一些员工对绩效考核总是谈虎色变,而领导们更是头痛不已?“不做不行,做了却总是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大家都不满意。为什么?”他们问。  相似文献   

2.
知识共享需要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人表面上都支持“知识共享”,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如人意。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共享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呢?如何让员工产  相似文献   

3.
编辑质疑论     
任火 《编辑之友》1998,(3):22-23
拨开历史的迷雾,走出文化的泥淖,蓦然回首,审视自己生命的足迹,作为编辑的我们,会时常感到几分尴尬,几分愧怍——为什么我们自以为踏上了通衢,却跌进了泥潭?为什么我们自以为清醒,却陷入了困惑?为什么我们自以为聪明,却制造愚蠢?为什么我们自以为超越,却无法解脱?为什么我们自以为高洁,却身染污浊?为什么我们自以为精神充实,却岁月蹉跎?或许是由于我们才疏学浅,未能汲取文化的精髓,或许是由于我们胸无大略,未能把握历史的脉搏。原因当然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4.
共和国50周年首都盛大庆祝活动已经成为历史,但1999年10月2日首都及地方各报记录这一盛典的新闻照片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为什么人们虽然对10月1日首都国庆50周年庆典盛况已从电视的现场直播中目睹,却依然对那一幅幅特定瞬间的画面回味不已?为什么一些报纸所出的珍藏版都是10月2日的版面?为什么一些收藏者竞相收藏10月2目的各种报纸?显然,新闻照片那不可替代的魅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索:  相似文献   

5.
数学素称科学之王,它不仅是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运算手段和理论基础,而且还是各门科学所面对的对象世界的普遍抽象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不深究的话,人们都不会怀疑“数学乃是最具普适性的科学”这一命题。然而在文化史研究中我们又经常为一些谜团而困惑:为什么中西文化中数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地位和命运差异悬殊?为什么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显著而到了宋元以后走向衰落?为什么欧洲的许多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假新闻增多,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瞩目的问题,业界和学界尤其重视,多有探讨。但多数章仍然停留在“从事实到新闻”的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层次,强调的是新闻“再现”事件的“原貌”问题,并未深入到事实的内部联系、事实与新闻的深层次关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新闻实践却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迫切要求理论界予以回答:为什么“要素”齐全的报道还会引起人们怀疑?为什么记“真实”地反映了事实却被斥虚假?为什么人们总觉得一些新闻背后似乎掩盖了什么?笔认为,这是因为一些新闻没有在“表层真实”的基础上实现“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7.
笔者做了多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为什么一档无论从选材还是时效性方面来看都不错的节目,反映在收视率上却并不怎样?为什么有的节目脚本行文流畅,层次分明,片子做出来却是反应平平?……  相似文献   

8.
笔者做了多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为什么一档无论从选材还是时效性方面来看都不错的节目,反映在收视率上却并不怎样?为什么有的节目脚本行文流畅,层次分明,片子做出来却是反应平平?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我在苏堤晨跑。早上在杨公堤醒来,穿衣起来往窗户外面看了一眼,怀疑自己还在梦里,定了定神用力再看:外面花圃里的白玉兰开得啊树枝都承受不了!这花很奇怪,满树没有一片树叶,树枝也细细的,但花朵肥实硕大,尖俏俏地独独在枝头绽放。远点的玉兰是一片白色,近点的是一层粉色,粉粉白白、层层叠叠蔓延到窗子下面。唉,你不在,它们开了又有什么用?你不在,我又为什么要来?是的,你说得没错,有些风景静止不动却又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0.
一、微博为什么那样火?我们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信息过剩;我们处在一个信任危机的时代,这时代的流行词是我不信——对什么都不敢轻易相信,都缺乏信任感。前者使信息获取易如反掌,后者使信息真实性常被怀疑消解。在以前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信息资源垄断的环境下,媒体可以完全掌控信息话语权,受众被动接受,别无选择。哪怕是信息  相似文献   

11.
王慷 《编辑之友》1997,(6):6-10
一年出10万种图书,为什么还摆不满一些基层书店的书架?有举世无双的全国大一统图书发行网络,为什么还是有人呼吁出书难、买书难?“阶段性转移”已经提出了几年,为什么出版体制改革却难见大的进展?从1985年就开始把出版业推向了市场,为什么图书总印数却10年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2.
1.先确立发展的标杆。改革因发展而产生,因发展而有用,由发展来拉动。实事求是讲,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成为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有成为生存的第一需要。别的行业都在无所顾忌地谈发展,而我们讲发展,总还要讲一点别的什么,加一点别的什么限制。其实我们的发展方向还用怀疑吗?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强调发展呢?因  相似文献   

13.
李德复 《传媒》2000,(12):13-14
近年来,有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为什么越来越水、越来越假、越来越不真实?以至不少读者对某些期刊的“社会写真”、“生活纪实”等栏目产生了怀疑,甚至为此打起一场又一场从笔墨到法庭的官司?这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期刊大发展、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可能终其一生随波逐流,犹如在汪洋大海中划船,却不知停在哪一个港口一样。但为什么许多人设定目标之后,却无法实现呢? 设定目标不等于实现目标 从前看了许多教人成功的书,照书中指示在每年初列下一年的目标,但往往在一年结束时发现,整年目标责任一个都没有实现,是那些书教得不对吗?否则怎么都无法实现呢? 因为,只有设定目标是不够的,要采取有效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参加复旦大学新闻专业自学考试的学员。我和周围一些学友最感苦恼的是,我们都不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缺少参加新闻实践的机会。因此,对于新闻业务课,尽管我们平时学习都比较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有些同志连考两次都未能通过。为什么我们花了工夫,却考不出好成绩?我们今后该怎样学好新闻业务课?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丁健 《兰台世界》2012,(6):16-17
在清末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有三股政治势力备受瞩目,它们在当时都非常有影响.但辛亥革命后,掌握政权的理应为革命党,可为什么政权最终却转移至北洋集团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体本处在西方媒体战的火力下面,为什么却不知不觉地受到对手立场的控制?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举利比亚战争的例子,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基本上都是拷贝CNN的。最典型的,当那天攻占的黎波里的时候,马上CNN就报道来自路透社的消息说卡扎菲被抓住了,卡扎菲的儿子被抓住了、被打死了。这很明显是媒体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最早的饭否、叽歪到今天的新浪、腾讯、搜狐,微博网站也有了3年多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有些运行很早却已经黯然关闭,实力强大的新浪微博却异军突起。新浪微博为什么能在中国这个市场独占鳌头?展望明天,新浪微博的前景又是如何?困扰众人的盈利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都是这篇文章将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有些合作关系持久不变,有些则如昙花一现?为什么有的人让你一见如故,有的人却总是与你意见相左?成功的合作有哪些相同之处?从优秀的合作者身上我们都能学到些什么,这些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20.
今日商界,界限被无限制的可能性所取代,原本是前景十分看好的项目可能会在一夜之间一败涂地;而某些看来像是天方夜谭式的创意却可能会在转瞬间赢得满堂彩。传统界限包括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和心理的,这些观念束缚着我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以及怎么做?但是,对新时期的挑战者来说,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他们遵循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