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产城协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开发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应对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社会各界对与之相关的基本要素缺乏厘清,致使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留存不少误读与疑问。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地发展新型城镇化。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遵循“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原则,科学地认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正确地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新型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城镇群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也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鞍山作为沈阳经济区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的一部分及重要节点,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统筹发展的角度入手,结合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化道路演进经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推进的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的阶段和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市场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和被动发展模式三种城镇化模式。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经过长期研究、争论,基本上取得了共识,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后,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其次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再次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民"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概括说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以来,示范区城市形成了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滁州市是示范区的一"翼",其颇具特色的城镇化进程是示范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缩影和范本。  相似文献   

7.
物流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城市规模扩张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极大的市场空间,现代物流业对城镇均衡稳定发展也发挥着支撑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基础上,重点研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产业聚集视角研究提出安徽省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以来,示范区城市形成了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滁州市是示范区的一“翼”,其颇具特色的城镇化进程是示范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缩影和范本。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是一种发展上的延续。新型城镇化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而是在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以往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汲取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教训,为了适应现阶段发展而提出来的。发展的实质是对以往城镇化发展的扬弃,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它的布局和规划要合理,科学的规划事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所以,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布局;要调整优化产业生产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以"集聚新疆人口、维护戍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特征的新疆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够协调的现实,使得探析"两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剖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互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2)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3)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正向显著,但贡献度不高,目前规模化企业的建设体系不够庞大,整体效应未能充分展现。因此,参照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期与中长期因果关系,提高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依靠社会投资和政府支持提升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力度,才能有效促进"两化"相互协调、融合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不是一个人为造城的过程,而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集聚人口、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内在动力,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观念制约、体制制约、环境制约和产业制约。产业支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促进三产融合,推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规划在2014—2020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城镇发展的新机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为产业升级提供可能性,为新型城镇注入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资金的最重要的来源,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新疆"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与全国、西部地区差距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协调,财力有限和人才匮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城镇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城镇结构;加大城镇建设的投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同于城市化,城镇化更加关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两者虽仅是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其背后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思索与考量。基于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研究,文章提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小城镇,推动城镇化协调发展;要缓解农民边缘化,促进城镇化和谐发展;要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城镇化突破发展;要破除资金瓶颈,保障城镇化建设长久发展;要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中,发现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而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从结合地方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人口"城镇化和探索融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型城镇化基础增强,非农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城镇化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城镇环境质量提高,卫生状况明显好转。但是,城镇化未能与工业化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协同;城镇化进程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二、三次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城乡差距明显,呈现扩大趋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增强城市的异质性,加快城市圈建设,努力形成新城镇集群;积极扶持壮大县城,着力建设重点小城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都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快速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如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资源消耗过高、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拉大、非包容性增长过于严重。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强调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转型,新型城镇化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做到集约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论文根据湘江源、农业、山水、文化等关键词反映的实际,找寻科学发展永州路子。实施建设湘江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城市群示范区的新战略。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和本省发展战略选择及客观环境条件的新要求。基本内涵主要是以建成著名旅游目的地为基本目标,以率先走出"两型"发展路子为根本目标;建设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的生态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模式与路径;以"2.5产业"立市;新型城镇模式;全境建设为湘江源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对外拓展国际合作、对内寻求发展突破的重要尝试,对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动力、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城乡格局、引领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遇到重大的发展机遇期。面对新型城镇化日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软硬兼备"、推动人的城市化、依托大中城市群、引领文化资源复兴、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等来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