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橡塑比、过氧化物复合硫化体系及KH-570硅烷偶联剂对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含量的增加.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增加,但压缩永久变形增加,断裂伸长率却减小.过氧化物复合硫化体系中,当DCP为1.5份时,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较好.加入KH-570改性的白炭黑,对EPDM/PP/SiO2共混物起到补强的作用;且提高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降低压缩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2.
经高效熔体处理的易拉罐用铝材的高温流变应力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探讨了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和均匀化退火后的易拉罐用铝材在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其稳态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高温变形时的稳态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均满足Arrhenius方程,其中更满足双曲正弦函数关系;该材料的热变形是受热激活控制的塑性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峰中密度聚乙烯(BMDPE)与纳米碳酸钙不同配比复合物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讨论了复合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熔体流动速率(MFR)、粘流活化能以及习用屈服应力,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碳酸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结果发现:纳米碳酸钙可以均匀地分散在BMDPE中,少量的纳米碳酸钙就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PF)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 H2 O)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改性 PP/EPDM热塑性弹性体,探讨硫化体系和橡塑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和 SnCl2·2H2 O 分别为3份和0.3份,橡塑比为60/40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优;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材料断面形貌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形成均相体系,相对于聚丙烯,其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对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的高成形性易拉罐用铝材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变形试验,并用OM、TEM观察分析了该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铝材微观组织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变形温度低时,仅发生动态曰复,而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可获得等轴均匀的晶粒;在较低和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均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但这两种条件下存在不同的再结晶机理,而应变速率为1.0s^-1和5.0s^-1时,仅发生动态回复;变形量较小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变形量增大后,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若继续增大变形量,则晶粒组织将被拉长。  相似文献   

6.
以俄罗斯生产的纳米金刚石为改性剂,采用熔体共混法制备了纳米金刚石/CaCO3/聚丙烯树脂(PP)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工艺及不同纳米金刚石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纳米金刚石可提高PP复合材料各种力学性能;纳米金刚石用量(质量分数)为4%时,PP复合材料抗压强度达34.431 MPa,比纯PP复合材料提高20%,冲击强度提高66%,抗拉强度提高39%.  相似文献   

7.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单道次压缩变形,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对贝氏体非调质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所得不同条件下的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可知,动态再结晶发生在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  相似文献   

8.
以硅酸钠为硅源原位生成SiO2增强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得活性硅醇的THF溶液,再与天然橡胶及少量偶联剂混合,原位生成二氧化硅(SiO2)增强橡胶。论述了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特性聚硅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对温度,pH值及硅酸钠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用热重分析(TG)测试材料的热性能,电子拉力机测量SiO2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弹性体杂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提拉法晶体生长中,坩埚内的熔体受到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主要包括:由熔体内部温差驱动的浮力、自由表面温度梯度导致的热毛细力、坩埚和晶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力,因而坩埚内的熔体流动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流动状态.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熔体内的对流流动、温度分布及晶体生长界面的形态,研究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热质传输从对称到非对称的演化以及对流对固液面表面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7150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本构方程,并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150铝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增大而降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描述,其参数A为4.161×1014s-1,α为0.01956 MPa-1,n为5.14336,热变形激活能Q为229.7531k J/mol。随着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动态再结晶逐渐取代动态回复成为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埃洛石纳米管表面修饰及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修饰,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分光光度计等对HNTs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通过化学键实现了对HNTs的表面修饰,提高了HNTs在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适当提高溶液温度、延长吸附时间及增加溶液pH值有助于提高HNTs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当溶液温度为303K,吸附时间为90min,溶液pH值为7时,表面修饰HNTs的吸附量可达8.91mg/g,相对于表面未修饰HNTs(同等条件下的吸附量为7.83mg/g)明显提高。吸附后的表面修饰HNTs经过再生处理后,吸附量可达到7.66mg/g。  相似文献   

12.
对核桃壳、杏壳和开心果壳3种坚果壳粉分别进行碱、酸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处理前后坚果壳粉化学结构的变化,用热重分析(TGA)测定处理前后坚果壳粉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可除去半纤维素,使坚果壳粉的木质素质量分数提高,残炭率提高;酸处理可除去部分半纤维素,使残炭率有一定提高;硅烷偶联剂可与核桃壳粉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为主体材料,硅溶胶为前驱体,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PBA/SiO2杂化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入硫化剂制备了PBA/SiO2杂化材料硫化胶,研究了硫化剂用量对杂化材料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平衡溶胀实验测定了硫化胶的表观交联密度,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对杂化材料硫化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平衡溶胀实验结果表明,六甲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HMMM)的加入使杂化材料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加。结果证明,HMMM对于PBA/SiO2杂化材料是有效交联剂。  相似文献   

14.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钨酸H3PW6Mo6O40/SiO2为催化剂,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PW6Mo6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6Mo6O40/SiO2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占总反应物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0 mL,反应时间45 min的最佳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15.
研究4A分子筛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潮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4A分子筛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阻燃剂的加入对吸潮率有一定的升高;TG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氮气还是空气气氛下,4A分子筛均改变了PP/IFR的热降解行为,促使PP/IFR在高温阶段加快分解,但在后期能形成更多的炭层,并在残炭中保留更多的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制备的纳米SnO2/SiO2/TiO2溶胶凝胶,能够常温5~30℃成膜,可见条件下具有超亲水、防雾、自清洁的性能。其中水接触角为3.7°,最大透光率波长在555~565 nm处,增投率达3.89%。一年测试结果,涂膜玻璃比普通玻璃透光率提高8.32%(12次平均)。  相似文献   

17.
用有机累托石与聚丙烯溶液聚合制备复合材料母料,然后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上用熔融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累托石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累托石均匀分散到聚丙烯基体中,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TGA、EDX和Kissinger法活化能计算分析了ZnO催化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热降解过程并提出其机理。TGA分析结果表明:ZnO使体系的初始降解温度降低,热降解提前,但是热降解速率减缓;Kissinger法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添加1%的ZnO后,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增大;EDX结果表明:ZnO的加入促使残炭中保留了更多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