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家风又称门风,指一家或者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生活作风。继承家风家训,探寻符合当代大学生家风教育的方法,对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存在的家风家训的经验,探索适合培养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将大学生道德文化修养与家风家训的内容相融合,深层次地挖掘传统家训家风教育之长处,注重当代家风家训的时代意蕴,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的传统中,礼仪教育和家训、家风往往是合二为一的,把礼仪建设与培育好家训、好家风结合起来,使礼仪建设更具有生活中的亲情和温情。著名的《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训》、《弟子规》,还有《书仪》、《家礼》等既是礼仪教育的教材,也是家训、家风的体现,这是因为家训、家风的实质就是对礼仪制度确立的行为规范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予以提炼,使其更加凝练生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对研究《孔子家语》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本文结合传统家训的重要现实意义,对陕西地区传统家训进行了梳理,对传统家训中诚信文化的内容、特征、德育价值及其德育功能发挥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传立家训家风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提到家风家训,我可有得说。我家的家风家训既有继承又有发扬,既有众多家风家训的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点。我家很民主,尊重每一个人。凡是涉及全家三个人的事时,都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意见不一致,还要投票表决呢。去年给新房子买家具时,爸爸妈妈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中了一套,其中包括三个大床。他们不仅把实物照片带回来  相似文献   

5.
胜南社区聚华物业公司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目标,大力推进"家"文化建设,通过"建家规、树家风、立家训、求家和"的实践探索,精心培育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并将文化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以"家"文化拉动学习力和创新力的持续提升,便每一名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物业管理呈现勃勃生机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6.
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家庭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对比明、清两朝的帝王家训内容,可以管窥两朝皇室教育的内容、方式及成效的异同。同时,家训丰富了教子的形式,运用家训教子也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郭为民 《大众科技》2016,(8):133-135
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社会文化形态和家庭教育范式,蕴涵着强大的文化传承力与家国一体的教育渗透力。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转型期,更凸显着承前启后的人文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历史和现实,无论什么社会和党派,无论什么国家和地区,都有全民的家教、家训,要求对后辈做好人,不做坏人。对稳定社会、国家昌盛、民众安康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值得很好的发扬和传承。值得发扬的历史家教、家训文化孔子曰:"子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过。"中国战国时代,素有圣母风范的孟母仉氏看到儿子孟柯(孟子)好玩不好学,她把孟子叫到她织布机前教育,一气之下,当着孟子面在织布为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及过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教育,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场地,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教育,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而且对高校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也有很大帮助。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因此,如何利用好家风教育,提取家风精华,把家风教育溶入高校育人工作中,以此促进高校的育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本文将对家风教育溶入高校育人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这个栏目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进一步理解。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并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作为大学生集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平台,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家风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3.老科技工作者勤奋好学、爱国敬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3.老科技工作者勤奋好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俭远奢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8)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风伴随家庭而出现,有家庭就会有家风,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新时代的背景下,优良家风是教育好子女的现实课题,是每个家庭渴望幸福美满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家庭与学校都是培养子女不可或缺的环节,家校共育,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3.老科技工作者勤奋好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俭远奢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精神;4.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后备队成长成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记录和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做人做事做科研的先进事迹,传承和弘扬老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讲好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的故事,根据《中国老科协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老科协工作实际,在全国开展"老科技工作者成长经历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老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家训、家教和家风故事;2.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创造和科技管理、科学普及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3.老科技工作者勤奋好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俭远奢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精神;4.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后备队成长成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武肃王钱镠留给后世子孙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涵养着家国情怀,具有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文章尝试探索《钱氏家训》引领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旨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结合学生家庭教育及家风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形成家校合力,达到增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目的。该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家教及家风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影响的基础上,对发挥家庭、家教与家风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效果提升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发挥了学校的帮助作用、家长的主导作用。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应从开展座谈会提高家长意识、引导家长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及家风等方式入手,为学校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