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 《图片插入和编辑》是以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Word模块)第一单元第二课《宣传窗的制作》的知识内容为蓝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而创编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故事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掌握本节课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Ⅱ“人口与环境”中承上启下的内容。本单元第一节教材着重介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态势,为“地球上究竞能容纳多少人口”埋下伏笔,第二节在解决“地球上能容纳多少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费娣 《四川教育》2005,(12):39-39
【案例一】:对教学目标的预设 教例:“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第四单元“9加几”。1.知识与能力: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进一步理解进位的概念。(重点是通过计算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满十的概念,理解多样化算法中的一种:难点是对9加几和满十进位的理解及不同计算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第三册单元难点及教学建议龙燏,路遥第五单元角和直角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难点是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角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为了让学生能初步地掌握它们的特征,教学时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并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聚居地--聚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起点,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然产物,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居住地,因此教材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活动的场所--聚落.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内容: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城市聚落是重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途径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差异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可定位为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动物的活动展开话题,内容生动有趣。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活动的图画,学习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进行描述。本节是B部分的第二课时,属于对话教学课,教材  相似文献   

7.
有余数。除法"是小学数。第。删。内乘。和表内除法(二)冲的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比表内除法难度大,复杂得多,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认真分析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本节教材共安排四个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例题的功能和编写意图大致是这样的:例1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以原有知识(能整除的除法,不给出整除定义)为基础,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建立“余数”的概念,实现由表内除法向有余数除法的过渡;例2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试商方法,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例3…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2008,(14):82-84
教材与学情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应用题,主要是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包括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在教材安排上,是根据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分组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对比,在掌握解题思路的同时,发展思维。一、重视学具操作学具操作是手与眼协同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又是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智力内化过程。所以,在本单元的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具操作活动,并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比较,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发展思维。例如,应用题例2虽然是比较图形多少的题,且在第一册中已学过,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但在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给家人的一封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不同类型的视图,掌握页面设置的基本操作,重点练习文档加密保存和拼写语法检查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对"给家人的一封信.doc"文件进行各种设置和操作,既巩固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Word软件的使用技巧,同时将文档加密保存和拼写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信息技术》(小学版,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单元第八课,课本P66-P71内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用颜色填充”工具,明确其位置、图标。2.让学生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的操作方法。3.让学生能区别使用“前景色和背景色”,掌握选择颜色的方法。4.让学生认识“橡皮/颜色橡皮”工具,明确其位置、图标、功能。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6.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作风,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审美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颜…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混合运算;②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于混合运算,过去学生学过的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或用括号表示需要先算的,并且数值较小,结果都是直接写出。而本单元的混合运算和前面已经学过的混合运算不同,所编排的题目不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因此,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顺利突破重点、难点,教材采取了分步编排的方法:同级(第一级)的混合运算→同级(第二级)的混合运算→两级(第一级、第二级)的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14.
教材处理介绍: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教材《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内容。本框重点、难点内容较多,对于初学哲学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分成两节课完成教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人教版(PEP)小学英语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讲述某人的业余爱好的英语表达和一般现在时的简单用法。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五个短语:“dive-diving,ride-tiding,make-making,collect-collecting,play-palying.”及动词的-ing形式;重点句型:“What’s your hobby?I like diving.”根据此目标和重点、难点,我采用了故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包括课件、投影仪等),通过“真实情景中体验语言”的教学思路,完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或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个小节编排。第一小节是几分之几的认识(本单元重点);第二小节是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单元难点)。教学的关键是要紧扣“初步认识”这一要求,从直观形象入手,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具演示、讲解及引导学生看图、涂色、折纸、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把一个整  相似文献   

17.
贾立静 《河北教育》2005,(14):62-64
教材为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本单元是Go for it(下)Unit5,主要围绕“What are you doing?”这一主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这一主题引出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等语言功能。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昕、说、读、写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有限的课堂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别人的行动,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8.
石惠英 《贵州教育》2012,(16):42-43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二课题《花草树木点头笑》。本单元讲的是我们全人类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本课则是让学生感受花草树木除了能美化人类生活,还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改善我们的生活,意识到人类离不开花草树木的事实,让儿童在感受环境美好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Book IA Lesson 58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交际用语多是询问时间的话题,时间的表达法就是本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时间的两种表达法在日常会话中很常见,是基本的语言项目。时间的第二种表达法即数词加文字的表达法,需用介词past和to,学生前所未见,表达时与汉语的词序不同,因此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张晓伟 《考试周刊》2012,(22):119-120
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三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其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