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电视剧作为当代受众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电视剧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但电视剧创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电视剧中艺术价值的重要性,以及观众对于电视剧叙事、人物塑造超越庸常生活的审美要求。目前,由于电视剧创作过度贴近生活,电视剧人物塑造出现"极度日常化"现象,人物自身吸引力不足,导致观众对人物的认同感下降,电视剧创作严重缺乏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2.
毛向樱  梁芷铭 《传媒》2015,(4):40-42
独立电影是指游离于主流电影之外,以奇异的剧情呈现品质、以艺术追求为第一诉求的影片创作.当微电影借助强势的新媒体赢得观众热捧之时,独立电影似乎已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深入探讨独立电影面临的困境并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电影《马世清离婚》是一部剧情片,全片以时间流逝为主线,多角度、多视点讲述了老两口真假离婚的故事,呈现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状态。全片风格朴素、诚挚、真实、简约。该片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获最佳电视电影奖,第四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我作为该片的录音师,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声音的整体构思和审美追求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在与画面艺术的组合中获得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声音的创作过程中,声音构思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录音师在录音创作前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1、用音乐的思维找准人物声音特点。演员的音色语调…  相似文献   

4.
电影不是只有文化人才能把玩的东西,电影应该是拍摄给大众看的生活场景;电影不只是大众消费的文化快餐,电影应该是文化人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电影更是专业电影栏目的唯一切口。因此,影视频道的《先锋厅》对观众而言就只有电影。一档10分钟的《先锋厅》节目无法承载介绍各类电影那样浩淼的内容。于是《先锋厅》将视角对准了非主流的艺术影片和独立电影,借冰山的一角去窥探那奥妙的"胶片"背后另类的世界。在商业化电影操作模式日渐成熟的今天,太多太多的影片随着炒作的起起落落喧嚣一时,最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而很多真正的电影精品却因缺乏商业化包装而不为观众所熟识。观众往往是对那些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偶尔看看艺术电影却总也找不到要领,不用说那些有着先锋性质的实验电影,更是看得一头雾水。我们相信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不愿意错过和忽视那些真正  相似文献   

5.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也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说播音为艺术,因为它不仅使人精神愉悦,同时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声音是播音员和受众交流的唯一表现手法。在播音中,恰当的声音形式能准确体现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高低、强弱和特色(声音的本质,也叫音质、音品、音色)不同,表述的内容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理解,这就要求播音员的声音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造型能力,以此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获得“美”感。因此,在声音、气息的运用上,要做到“真”、“准”、“稳”、“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现实主义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的价值及意义,也是当下文艺创作者应予以关注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影视创作面对“三农”的现实世界,应该以农村改革的现实为切入点,以反映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出发点,把“现实主义”创作观充分发挥并真正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一讲到蒙太奇,人们立刻会想到电影,似乎小小说与它绝缘。其实,蒙太奇和小小说早已成了“亲家”。把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借用到小小说创作中,已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方式,许多作者在创作时常常追求这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何谓蒙太奇?这是电影艺术上的一个术语。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电视。指对镜头的组合、分切技巧。又称“电影文法”,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电影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接起来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又必  相似文献   

8.
史羽航 《视听》2023,(10):35-39
当高帧率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银幕时,部分观众认为其破坏了“电影感”。而梳理电影史可知,24帧/秒的传统在巧合中确立,高帧率技术实则契合了现代运动观,开拓了数码时代的电影属性,是“保守的”创新。该技术在伪现实主义和叙事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成就了高级“电影眼”,同时实验也证实了观众对它的偏好,可预见未来的良好发展。部分以“电影感”消逝为论点的批判,更接近于对高艺术价值电影、电影黄金时代的一次神伤。在二者间的博弈中,高帧率技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大众需要、遵从理论论述,将会是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曾致 《声屏世界》2001,(9):48-50
张颂教授在《简论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一文中指出:“让播音语言内涵与声音形式的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无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得信息是美的,信息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声音欣然走进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滞碍。这是一种境界,是播音艺术的最高境界,”①说起“意境”,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艺术作品,在文学艺术创作的领域,意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是从我国文艺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是播音…  相似文献   

10.
《三枪拍案惊奇》引发了国内舆论界的激烈争论,带出五个需要澄清的问题:电影艺术的雅与俗,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的主流观众和理想观众,电影艺术风格的单一和多元,电影创作的自由与责任。文章围绕影片对上述几组关系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左翼电影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政治思想体制的强烈冲击之中主动地走向市场化运作:题材的现实主义与革命内容吻合时代读者焦点;创作的含蓄婉转和深入实际便于影片顺利分娩;影评的广告效应和指导创作促进电影的消费和再生产;明星的平民塑造和生活叙事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这些强调观众、研究市场的措施最终实现了左翼先进文化思想用电影手段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视域下,各种艺术类型在表达上都开始消除传统的美学特性,追逐一种无深度、无内涵、无规范式的美学新追求。在电影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表达。强调主题深度的现实主义风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因此近年来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同表达风格边缘人物生活题材电影:例如《一个勺子》《一出好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第十一回》《同学麦娜丝》等,这些电影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失语的“边缘人”群体,但是又并没有进行传统的现实主义式刻画,反而以一种解构式、荒诞式、隐喻式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表达特征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雷雯 《传媒》2023,(24):52-55
是枝裕和是近年来活跃在世界影坛中独具个人风格的一位日本导演,其电影风格质朴,注重内省,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其作品中的“生成”模式,在导演技法、叙事手段、呈现方式上凸显出电影美学观念的具体探索和实践,为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成”所包含的偶然性、阵发性和不可复制性,将现实生活揉入剧情片创作,又在剧情架构下渗入大量纪实主义风格创作手法,契合了是枝裕和对电影本质的创作追求,给当下我国电影创作带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电视语言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语言.画面、解说、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等因素。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觉。这些不同的构成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和拼凑,不是任意的无序的.而是艺术而巧妙地协调配合。而要想达到高度协调配合,产生和谐的美感。需要在使用任何一种手段进行创作时.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几种手段相互间的协调关系。作者认为,在电视文学作品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贯穿了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在戏剧、画论、雕塑、建筑中都各有体现,围绕"情境"、内在联系"、"因果关系"等不同的"关系"分类。狄德罗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审美与原则,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他还以诗歌为最高的艺术样式,讲究诗歌中的"美"对各个艺术门类的启示作用、讲究纯正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蕊 《现代传播》2019,(12):109-111
安德烈·巴赞电影理论的"作者策略",长期以来存在着"消极作者论"的误读。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存在论》中曾提出"拒绝人的介入"的说法,被认为是一种主张电影作者零介入的"消极作者论",这实际上是他早期文化评论阶段的观点。安德烈·巴赞的新现实主义美学主张"隐去作者",同时强调创作主体的"选择作用"和"个人视野",追求独特的审美处理方式,它包含着对创作主体的创造性作用的高度认可。安德烈·巴赞在后期发展出了独立的"作者策略",这一"作者策略"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它主张在发掘电影导演的个性和天赋的同时,从作品出发对电影做出合乎美学原则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期以来,纪实性电视剧开始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领域崭露头角,相继有一批佳作问世。1994年,《九一八大案纪实》的播出更是备受世人瞩目,由此也促使人们去做进一步的审视:此类电视剧何以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其魅力何在?如何认识和把握它的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纪实性作为一种创作风格和美学追求,率先出现在电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当中。电影史上著名的“电影眼睛”派、新现实主义和真实电影,都把真实纪录当作基本的创作准则,而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维尔托夫、紫伐蒂厄等人又在各自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小说连播是一种听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一个小说演播者,不但应该有很好的外在条件——声音,还应该有很好的内部素质:理解与分析能力,鉴赏与审视能力,接受与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电影诞生到有声电影出现,声音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电影声音除了参与银幕造型以外,由于它对时间、空间、心理、情绪、意境、风格等方面深入地刻画,大大扩展了电影时空的表现能力,并使得观众得到审美享受。因此,声音应当积极地介入电影创作的剧作、介入主题、介入影片结构,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情绪再现”达到表达与思考的境界。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  相似文献   

20.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