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解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深度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不足,总结了阅读文本解读的几个基本策略。文本解读应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挖掘文本的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达到有效解读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互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熊绍福 《知识窗》2010,(7X):53-53
<正>独立研读文本,准确全面地理解、分析文本,是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保留自己最初阅读的体验与感受;二是教者,重点考虑文本的价值,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也是学生内化文本的前提.教师在引领学生实现阅读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实现文本意义的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本的选择是现代文阅读命题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文本的人文价值及难易度关系到试卷的水平、风格、检测的信度与效度,也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教学导向。今年所选文学作品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本分析(也称“内容分析”)是各国情报部门和科研人员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文本分析通过将定性的,半结构性的文本编码,使定性的文本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从而大幅提高分析的可靠性。通过考察文本分析方法的独特优势和基本步骤,探索该方法在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文本分析方法在战略集团分析、竞争对手假设分析、竞争对手目标分析、竞争对手战略分析和竞争对手使命分析等竞争情报领域都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科学文本研究的神话范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雨  池田 《科学学研究》2009,27(3):328-333
 传统的科学文本分析范式是内容无涉的神话式研究模式,它在科学文本与科学实践之间作了“真实反映论”的处理。而SSK学者则打开了科学文本的黑箱,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构传统的科学文本神话观,试图打破传统科学文本观在文本与真实世界之间所标注的反映论逻辑。文章认为这种转向既与科学哲学界语言学、修辞学、解释学转向相一致,同时也打开了SSK进行自我反思的通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就实践意义来讲,它提醒人们进行科学文本关注,为科学失范的预防提供认识论依据,同时也启示了一种基于传统宏观分析与SSK微观研究互补的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从教学准备的角度来说,认真深入地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正确地解读文本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思路的形成都是从文本解读开始的,学生知识的增长、素养的提升都是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正确地解读文本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教师在个性化解读文本时也随机出现了一些偏离文本主旨、脱离学生实际等解读误区.如何正确解读文本、避免文本解读的随意性呢?现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以下看法:深入作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潜入文本--超越文本,必先走进文本;走近学生--解读需要深入,更需要浅出;与编者"零距离"--让文本解读勿忘"我".  相似文献   

9.
文本又可以称为篇章、话语或语篇。文本研究在欧洲一般被叫作“篇章语言学”,而在美国通常被称为“话语分析”。文本研究既是多学科的,也是跨学科的。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于1952年首次使用术语“话语分析”至今,现代文本研究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视角逐步从社会语言学转移到功能语言学,再到认知语言学。现代文本研究的历程大致分为萌芽、学科形成和繁荣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水印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算法将一些标志性信息嵌入到多媒体内容当中,但不影响原内容的价值和使用,并且不能被人的知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的技术。文本数字水印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数字水印,它是数字水印研究领域也是信息隐藏处理领域中最具挑战性、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在简单介绍数字水印的基础上概述了文本数字水印技术,并给出了几种常见文本水印的算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本聚类是文本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文本挖掘和信息检索领域。为了克服目前常用的向量空间模型中词条独立性假设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潜在语义标引(LSI)的文本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其基本流程和各步骤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主体——阅读教学,更多的只是注重花哨的表演,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目的和本质,实质上阅读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四个步骤:(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2)文本想要说什么?(3)文本能够说什么?(4)文本应该说什么?沿着这个阅读步骤才能从读什么怎样读的一般层面真正上升到为什么读的思想对话层面。这就是尊重文本,回归阅读的原生态,也是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文摘本身也是一种文本,它符合文本生成的一般或特殊条件.假定研究的目标(即形成一种文本的文摘)支配着文摘编写的全过程,那么,这种面向目标的观点与本领域中大多数面向来源文本的方法就形成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品文本的多元性、综合性是构成其特殊性的重要元素。按照解释学的观点,声乐作品文本也具有敞开性,一千次表演,会有一千次不同的显现。由于声乐作品文本的特殊性,使它对声乐表演主体的声乐技术,情感表达都会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的意向性。了解并体悟这一点对声乐表演艺术的提高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胡天华 《知识窗》2014,(14):64-64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面对一道文字题,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从何处人手。这时,只要教师慢慢读一遍题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中,数学教师只是把数学内容当作达到训练目的的材料,而没有像语文教师一样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本。其实,数学文本(包括数学题)也是编者精心编写的,有极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这些文本,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大有裨益。下面,笔者就谈谈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细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只要教师探索文本细读的策略,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涵咏语言,走进文本深处,就一定能够摆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在浩如烟海的优秀篇章中,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些”例子让学生学呢?显然,这些文本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方面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解读文本,抓住文本做文章。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拿?故乡?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这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为中心。?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无义寡情,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就各有侧重了。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传授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阅读文本中的人文知识及其文化底蕴则是文本阅读的主线,也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及发展创新的重要资源和鲜活源泉。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作者的思想发展倾向,关注学生的阅读创新,突出教师的入情指导,都能促进学生“原汁原味”地理解感悟文本思想内涵,内化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黄莉  李湘东 《情报杂志》2012,31(7):177-181,176
KNN最邻近算法是文本自动分类中最基本且常用的算法,该算法中需要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以Jensen-Shannon散度为例,在推导和说明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将其用于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作为对比,也使用常规的余弦值方法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并进而使用KNN最邻近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以探讨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对使用KNN最邻近算法进行文本自动分类效果的影响.多种试验材料的实证研究说明,较之于余弦值方法,基于Jensen-Shannon散度计算文本相似度的自动分类会使分类正确率更高,但会花费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王国权 《科教文汇》2008,(33):103-103
一切为了教育行为的最高目标与最高追求,就是借助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去发展个性,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正体现了这一宗旨。以往的语文教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体的思想、情感、体验。表现为:教师注重讲解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内容,注重分析文章的结构框架,忽视了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学生面对文本具有的思想。当老师割裂文本,将文本变为用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器时,学生的情感之弦就不会被拨动,学生的思想之火也不会跳跃,课堂真正成了一潭死水。所以,真正的阅读是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本对话,最后交流,达成对文本深刻的理解。本文对个性化阅读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其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