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级是学生练习作文的重要阶段。要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消除惧怕心理,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有文可仿,逐步学会写作方法。三年级语文书中的许多课文是很好的范文。在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时,在要求学生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写一段话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范文,让学生仿写,逐步学会写作方法。如《翠鸟》、《壁虎》这些写动物的课文,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观察的顺序可有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写静物的《三味书屋》、《瓷鱼》  相似文献   

2.
任莉 《师道》2012,(12)
一、"目标性"与唤醒言语表现动机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是在学习了三篇写人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训练,此时学生已从课文中学习了写人的基本方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但理论还不能联系实际,他们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上课伊始,在引导学生确定好人物特点,选好事例后,为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通过亲自置换角色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6》。设计理念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尝试创意习作教学。在教师的指导方法上求新——把握看图想象写故事的三大要素(观察、想象、表达),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上求新——围绕看图想象写故事的三个关键(角色、情节、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4.
小语七册第四组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例文《鹅》中“下蛋”一节的写法,把《猴子抢食》(或其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分层次写具体。为此,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好例文,指导学生实地观察,写观察日记,讲评观察日记,然后指导学生写作,使全班学生不但人人会写,而且大部分学生写得生动活泼,效果较好。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领会了《课标》的这些理念,在引导学生观察写景方面反复琢磨、大胆尝试,安排学生观察写景时,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思维也较活跃,充分展开了想象,交上来的作品也让我备感欣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引导学生写景的方法,让学生手握妙笔,写景如画。  相似文献   

6.
八○年以来,我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重点抓了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实验。我们拟定了方案,由两名老师在四个班级搞实验,然后在全校十二个班级全面铺开,至今已经三年了。八二届毕业生是参加第一轮实验的学生,他们在两年半的实验中,平均每人写下观察日记近一百五十篇。我们先后编印了五本《观察日记选》。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感到: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7.
胡巍巍 《广西教育》2014,(17):45-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积累运用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朱方萍 《现代语文》2007,(4):111-111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学生“土”味浓。他们中有的在入学前就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到了三年级放牛、割草、担水、劈柴、收割等都要亲自参加。如果我们能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做的都加以启发引导,提炼成写作素材,就可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小学生把自己体验过的生活写进文章,关键在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文《三只蝈蝈》、《壁虎》写得具体生动,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说是写的基础”,在看图作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经过仔细观察、思考、想象,再引导学生口述观察所得,然后写下来。这样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写出完整、具体的文章来。如七册基础训练七看图作文《小气象员》的习作,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看图口述的。  相似文献   

12.
策略一:贴近生活,学会观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为了给作文提供真实的材料,我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人与事。学生作文时,教师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及适当的评奖,以唤起他们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例如,写《我的妈妈》,为防止学生出现生搬硬套、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与自由表达,创设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小练笔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不放过练笔的机会,拓宽小练笔的渠道,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一、观察插图,想象写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插图是很好的练笔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动笔写一写。如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中的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小女孩的神态、动作,以及周围人群的情况,想象小女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也可以想象画面中没有的内容,让学生写一写。因为学生学了课文,对小女孩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有所了解,调动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14.
应读者要求,我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教材单元训练”栏目,以帮助教师理解和教好新教材的读写训练项目,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今年秋季开学,小学三年级语文就要使用新教材第五册了。我们特约请我省特级教师薛明同志就本册的二、四、六、八单元内容写了如下四篇辅导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七法》、《教给学生用词准确的四个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每一句话”三法》、《教给学生“把句子写通顺”的基本方法》,我刊将陆续刊出,谨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1.观察作文。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想写好作文,不但要熟悉生活,而且要学会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基本功。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积累素材,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静物、图片、实物、人物、景物等。如:教学《小手帕》作文课,把准备好的小手帕用放大镜展示出来。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16.
比较阅读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其阅读能力。老舍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可选择《济南的冬天》《我的母亲》《猫》这三篇经典散文,分别从写景、写人、写小动物三方面,与其他同类题材的现代散文名篇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比较点的确定方法,解决“比什么、为什么这样比、怎么比”等问题,提高比较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尽管教法纷呈,风格各异,阅读教学始终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懂得: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三个问题。下面以《詹天佑》第二段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读议课文来解决这三个同题的。我首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接  相似文献   

18.
图画是文字的具象,低年级写话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绘本为媒介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激活内部表达,通过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在有中心、有重点的说写基础上不断丰富表达,提炼写话能力,并在随堂交流展示中多鼓励、护信心,促进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本文以《我家是动物园》绘本教学为例,就低年级写话能力的随堂训练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愉快的观察型作业 根据学生好奇心,结合教材特点,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如教完《繁星》一课,我不但要求学生在晴朗的夜晚观察星星,而且引导学生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告诉学生每晚看一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状画下来,写上农历日期,一个月后就知道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喜用命题作文,但由于学生阅历钱,普遍感到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这样的尝试: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日常生活,注意素材的积累。同时,教师要写好下水文,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写作起来比较容易,也有兴趣写。然后通过仿写,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再作指导,让学生写《春天的校园》、《夏到校园》、《秋天的早晨》、《雪后校园》,学生就会感到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二、讲练结合,培养能力。语文课本中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