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悬泉里程简Ⅱ90DXT0214①:130A,汉代酒泉郡自东而西设有表是、玉门、池头(沙头)、乾齐等十一处驿置,从酒泉郡表是到敦煌郡渊泉的道路里程为694汉里(约合289公里),每个站点平均相距28.9公里(69.4汉里)。表是为酒泉郡自东向西的第一处驿置。西汉乐涫县治当在肃南明花乡明海城遗址,绥弥县治当在下河清乡皇城故城。据里程判断,绥弥到禄福之间还应设有一处驿置。禄福与玉门之间有天等三处驿置,天居中,其余两处驿置一东一西,位于东西大道之上。天当治骟马西古城。汉玉门县当在今赤金绿洲之内低窝铺以东、赤金镇西北一带,沙头县在今玉门镇中渠村一带,或即中渠村古城。乾齐是酒泉郡最西一处驿置,位于沙头之西,现存"渊泉县故城"或即汉乾齐县城。渊泉为西汉敦煌郡属县,其故城不在三道沟镇,当从他处寻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文的续篇,主要依据悬泉里程简的第二栏简文,对汉代张掖郡所属之觻得、氐池、昭武、祁连置以及酒泉郡之表是等城址位置进行了考述.觻得、昭武二县的城址前人已有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准确的里距资料为之增加了新证据;对氐池和表是的城址,本文在驳难前人观点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或可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东汉酒泉郡延寿县城考李并成延寿县之名,始见于《后汉书·郡国志》“酒泉郡”条,而不见于《汉书·地理志》,知该县当为东汉新置的酒泉郡属县。该县位于何处?有的学者据《汉书·地理志》酒泉郡属县中有“天衣”而无“延寿”,而《后汉书·郡国志》中则有“延寿”而无“...  相似文献   

4.
绵诸道城址考辩雍际春一“绵诸”作为县级行政区,根据史籍记载,历史上曾有两次设置:《汉书·地理志》西汉天水郡有“绵诸道”。《魏书·地形志》绵诸县“前汉属天水,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愉亭”,属略阳郡。关于绵诸道(县)的城址地望,古籍记载较为混乱,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5.
西汉置东武阳县。北魏改为武阳县。北周曾于乐平县置武阳郡,武阳县属之。唐代改武阳县为武圣县、朝城县。北宋将其治所东迁四十里至社婆村。明代迁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两千年间,该县数更其名、四移其治,致使学界将故东武阳县城与武阳郡城混为一谈,引发故东武阳县城址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和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之争。本文试就故东武阳县设置年代及城址进行考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6.
西汉置东武阳县。北魏改为武阳县。北周曾于乐平县置武阳郡,武阳县属之。唐代改武阳县为武圣县、朝城县。北宋将其治所东迁四十里至社婆村。明代迁至今山东莘县朝城镇。两千年间,该县数更其名、四移其治,致使学界将故东武阳县城与武阳郡城混为一谈,引发故东武阳县城址在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和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之争。本文试就故东武阳县设置年代及城址进行考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7.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大连地区建置始于燕秦,完成于两汉。大连地区汉代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器物,为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两汉时期,大连地区长期是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辖境。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设立,为大连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大连地区的繁荣。通过大连地区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铁器、建筑与砖瓦、陶器、青铜器、漆器青铜附件、龙纹金带扣、铜镜、钱币、印章、玉器等实物资料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里耶秦简记载苍梧郡,证实史料中存在的事实。通过对楚苍梧郡范围考古材料分析,湘江中下游及耒水区域是楚苍梧郡核心区域。秦朝继承楚苍梧郡的区划范围,又在南部交界地带设置众多的城址,带有很强的军事功能,仅有少量的被这些军事城址拱卫的中心城,分别有郴县、耒阳、酃县等。秦苍梧郡中郴县、耒阳、酃县有可能为临时的战时机构所在地,起到防卫后方基地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敦煌郡的边塞长城及烽警系统李正宇一、敦煌郡的边塞长城敦煌郡内的边塞长城,是从东边酒泉郡延伸而来的。大约完成于西汉元封年代(公元前NO年~105年)。未筑长城之前,先在敦煌郡绿洲北部沿籍端水(今名疏勒河)设立了三个都尉府,即宜禾都尉府、中部都尉府、玉门...  相似文献   

10.
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的确定为泾河中上游汉代其他城址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地理坐标,对于研究汉代城镇的布局以及丝绸之路的走向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查阅考古资料、利用居延汉简做出判断,带着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确定了以上三个城址.  相似文献   

11.
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唐书》卷40《地理志》载,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河西,遂置凉州总管府。七年(624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凉州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凉州。唐代凉州(武威郡)所辖诸县的城址,史料记载多疏而不详, 《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不免偏误。笔者实地调查,并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祖厉县是汉武帝元鼎三年所设,属安定郡,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然由于文献材料的缺乏,与祖厉县有关的很多问题,诸如其建置与沿革;"河水"、"祖厉河"、"祖厉川水"等概念;在历史上有没有迁移,什么时间迁移以及最初设县时县城城址在哪里等问题都没有办法说清楚.为此,笔者根据传世典籍的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印证,并结合实地考察等综合手段对祖厉县有关问题做较全面透视,希冀能清其本源,还其本貌.  相似文献   

13.
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海王国,嗣后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汉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台州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为台州设郡之始。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撤并为临海县,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城关,从此临海成为台州政治中心。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相似文献   

14.
汉敦煌郡广至县城及其有关问题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汉书》卷28《地理志》载,敦煌郡领县6: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对于这些县城的位址许多学者曾作过考证,但说法不尽一致。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过几次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考古材料,对汉广至县城新作探讨,并对与其相关的汉昆仑障、唐常乐县、悬泉堡(府)、曹氏归义军悬泉镇的位址亦予考证。一前人对汉广至县城址的考定,笔者所见有下列诸种: 1.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4《沙州卫》云:“广至城,在废瓜州西北,汉县,属敦煌郡。”废瓜州指唐瓜州治所,即今安西县桥子乡南8.2km处的锁阳城遗址。  相似文献   

15.
黄州老城区北郊有一座被人们呼为禹王城的古城遗址,据搜集出的有关该遗址的史料研判,可确定它是秦汉时的衡山郡治、衡山国都、西汉中期至东晋时的邾县故城即邾城,禹王城之讹称不过始于清末民初。用一览表的形式,清晰、简明地展现出自战国末年至东晋咸康时该城址的历史变迁,以澄清人们长期存在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6.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150-150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兼并六国,自称始皇帝。他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面设县,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然而,当时全国并没有完全统一,东越(福建)、南越(广东)都还没有被秦王朝征服。徽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秦王朝的势力也还没有达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汉敦煌郡冥安县城再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敦煌郡冥安县城再考李并成汉敦煌郡冥安县究竟位于何处?前人或谓在废瓜州西百里,或云在肃州(酒泉)西,或称在敦煌北,或曰在安西双塔、布隆吉一带,或载在靖逆卫(今玉门镇),或记在安西县西南,各执一辞,争纠不休。笔者则考得,该县城即唐代的瓜州(晋昌郡)暨州...  相似文献   

18.
艳茜田杨李福芬王晓奇皋菊珍李速舒丽华杨丽萍谢水仙董生永张桂英杜婉莹郭志祥付选宝敏俊蜻冰钟李周严占廷伟陈株舟杨雄显杨绍华王正茂杨月娥尹明芳魏国芳红勇吴刘虞燕红刘春刘春英吕琼芳张文华保山市隆阳区实验小学江城县红疆乡中心完小楚雄市苍岭中心小学师宗县高良中心完小弥渡县新街镇六一完小篙明县小街镇积德小学弥渡县弥城四小弥渡县弥城四小弥渡县弥城四小盈江县太平乡中心小学弥渡县弥城二小昆明市盘龙区书林一小永胜县梁官镇四维小学昆明市官渡区曙光小学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昆明市官渡区云波小学昆明市五华区育红小学昆明市盘龙…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16页说:“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表述很简短,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以为州一开始是就是地方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20.
县制是最悠久,也是最稳定、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区划。作为统县地方行政区划,郡、州制时间最长。郡制产生于春秋中晚期,到唐晚期不再存在。州制起源于汉代,到民国初年消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自治地区设立自治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