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农民报》是一张专业性的服务类报纸.我们的办报宗旨是: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民服务。在要闻宣传报道上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农民增收为主线.突出报道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权威的政策信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报纸的可读性、指导性、实用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占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信息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农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质量。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信息能力处于弱势地位.处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图书馆,应该在农民信息能力的培养方面充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主体,他们的文明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县级电视台作为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农民提高文明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辛集电视台在自办节目、引进节目、节目编排等三个方面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主线不放松.不断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新阶段,在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解决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滑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在大力提倡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今天.县级图书馆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引导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已成为县级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金玉雪 《中国档案》2006,(11):18-19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从全国范围看,这项工作正处在试点和初创阶段。  相似文献   

6.
2004年初秋,我们策划了“战地式”跟踪报道《史光权南下卖猪记》:派两名记跟随一个卖猪农民.行程3000多公里,现场采写“卖猪新闻”。这在宜昌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新闻策划“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大读的空前关注和对新闻活动的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7.
用农民的话说新农村的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用农民的话说新农村的事”。惟如此,我们的新闻才能得到广大农民兄弟的认同和喜爱,国家的涉农新政才能有效地传播下去。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起点是土改,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天下归心,中国改革成功的起点则是分田到户,对人民公社运动拔乱反正,把土地的部分产权归还给农民,而现在,我们显然是已经到了启第三次土地革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小额贷款的中国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了孟加拉的经验.也有了我们自己的经验,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服务于农民。  相似文献   

10.
农副业科技知识本身很具体.有的还很复杂.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通过广播把这些知识直接介绍给广大农民很方便。但是.广播全靠“听”.它和报纸的“看”以及电视的又”听”又“看”很不~样的。广播一听就过去了.如果听错.生产上还会受到损失。这个问题在农村科技广播宣传中格外突出.也是科技编辑遇到的最大难题。同时.农村科技广播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农民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809%.小学文化程度占3222%.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而高中和中专程度分别占931%和183%.大专及以上仅占048%。这样的科技文化素质结构,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并且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留在农业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低.从而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困难。据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市3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村的统计.全部3992个常年务农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竞达到91%。0这样低智能的劳力结构.对农村科技广播宣传通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科技编辑要下苦功改变编稿方法.变“写文”为“写话”.写农民的话.写农民听得懂的话。  相似文献   

11.
引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给农民提供准确实用的信息,是地市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拿我们湖南省株洲市来说,它虽然是一个工业城市,但下辖4县1市4区,8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富则全市富,农业强则全市强,农村稳则全市稳。为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株洲日报在二版开辟了《今日农家》专栏,每周五出版,每期占1/3个版面。该专栏以向农民提供准确、实用的信息为宗旨,现已成为各级领导满意、广大农民爱看的栏目之一。把握信息引导的内容面对纷繁的信息,农民迫切需要的就是正确引导。我们认为,信息引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息化建设视角下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静梅 《信息系统工程》2010,(9):138-138,137
农民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太仓农民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农民信息素养状况,提出了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的使用效能,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决定加强村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并于不久前下达了有关通知。  相似文献   

14.
农业龙型经济档案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壮大而产生和发展的.并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凭证。因此.做好龙型经济档案工作,是当前档案部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龙企富民”工程.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讯 《新闻实践》2009,(11):39-40
《农村信息报》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是解读“三农”政策、聚焦“三农”热点、传递市场信息、推广先进适用农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报。多年来,我们坚持宗旨不动摇,小报精办,致力服务广大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1997年5月,由中宣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发起的“知识工程”启动了。“知识工程”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之际悄然兴起,不仅必要而且适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最广大的农民朋友迫切需求知识,要求尽快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不仅能解决广大农民,尤其偏僻、边远和贫困地区农民看书难、读报难,阅读科技资料更难的问题,而且也将会有力地促进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98年初,为积极响应九部委关于启动“知识工程”的伟大号召,贯彻其精…  相似文献   

17.
孟玲 《声屏世界》2005,(1):49-5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是在市场经济下催生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农民是有经营自主权.既务农、又务工,还要奔市场,有着强烈求知、求实、求富愿望的新型农民。他们迫切需要对农节目能提供更多、更快、更新的有效信息;了解有关农村工作和农村生产的新政策、新精神、新要求,了解农村改革中的新经验、新典型、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文化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热潮中,各级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图书馆都行动起来,纷纷把图书与科技知识送到农村,送到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民报的办报人。怎样使这张报纸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在生产与生活中离不了、放不下。让农民心甘情愿地订阅。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体现“三贴近”的原则.要贴近贴近再贴近.并让这句我们办报人时时日日念的“办报经”真正在我们的稿件中反映出来。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站在解决  相似文献   

20.
发挥电视优势 推广农业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4年《农民日报》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95%的农民是通过电视获取各种信息的。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的占23.2%,了解农产品、农资信息的占22.4%,学习实用技术、了解农业科技知识的占38.2%。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成为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思想,培养科技人才,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