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在空间聚集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已演化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本文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陶瓷产业集群的109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企业间的竞争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把握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竞合选择对提升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产业集群内企业问信任水平不高,导致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高,知识流动的速度慢,进而影响了集群的创新,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从博弈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合作创新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信任关系的演化结果、演化路径.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的结果,分别从降低合作创新风险系数、提高合作创新贴现因子和协同系数等方面对构建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的相互信任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协同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外部需求条件,基于此,从不同角度考虑电子商务对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驱动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信息协同、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合作、缩短市场响应时间、快速整合市场资源、促进集群供应链内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学Lotka-Volterra理论和产业集群生态位整合的Logi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竞合模型。结合产业集群的竞合特征,通过调节竞合系数来讨论企业间的竞合模式,并针对企业不同生态位的表现提出"生态位确立——生态位拓展——生态位巩固——生态位整合——生态位分离"的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应对战略。最后对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在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注意点,使得生态网络生态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邬爱其  李生校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906-1913
 从强调“到哪里学习”转向重视“向谁学习”,从强调大公司的作用转向重视新创企业的力量,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新思路。通过将创业和创新搜寻理论引入产业集群研究,以浙江省新创集群企业为对象,本文实证检验了专业知识搜寻战略对新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创集群企业采取着竞争广度和深度、合作广度和深度、业外广度和深度等六种专业知识搜寻战略,不同的搜寻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竞争广度与深度、业外深度三种搜寻战略有助于产品创新,竞争广度和合作深度两种搜寻战略有助于市场创新。论文最后简要讨论和总结了相关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晓峰 《科研管理》2017,38(6):59-66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在集群企业合作过程中关系资源能够显著提升合作绩效,但其作用路径却并不明晰,并缺乏一定的经验证据。本文构建了包含关系能力与企业间信任的双元中介效应模型,基于江浙典型产业集聚区内相关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与中介效应识别。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关系资源能显著提升集群企业间合作绩效,但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这一过程中关系能力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信任关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集群企业在面对同样的关系资源时合作绩效却相差迥异。本文认为基于彼此间信任的关系能力构建与维系对合作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作竞争与技术创新:合作是中介变量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亮  张宗益  龙勇 《科学学研究》2008,26(5):1105-1113
 近年来,如何有效实施合作竞争战略被认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许多学者相信合作竞争能够促进企业绩效,但却少有研究给出实证支持。本文通过竞争企业间合作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中介效应考察合作竞争战略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并利用重庆市116家企业与竞争者建立战略联盟的有效样本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对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竞争企业通过合作的中介效应间接地促进创新绩效。因此,竞争性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在竞争程度-合作关系-技术创新绩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合作竞争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成员间异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成员机构中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出现的信息孤岛,成为集群成员之间信息共享的瓶颈,进而影响到产业集群内的分工协作、创新活动以及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在研究产业集群中的成员企业相互协作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SOAP技术的数据集成方法,通过数据集成软件实现了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解决了成员企业间异构信息系统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加强  崔敏 《软科学》2010,24(3):19-22,31
通过量表的开发、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集群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也说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网络的价值;规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信任、合作的群内氛围;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增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贾明江  蔡继荣 《软科学》2004,18(6):83-87
企业集群演化理论对集群管理和企业战略制定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集群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考察,将企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聚集、分工、创新和转变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风险、政策和企业战略行为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推动集群演化的根本原因,集群优势和聚集不经济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集群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的Lotka-Volterra模型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对产业集群与竞争是否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企业竞争演化存在许多风险,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协同演化。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对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捕食与竞争关系进行研究,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策略选择应以正确的集群企业兼并战略为导向、注重集群企业的竞合博弈均衡、强化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57-1567
 在企业间知识水平动态互补性基础上,通过刻画合作伙伴选择、知识学习及创新机制,建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研究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集群创新潜力与网络演化的内在关系及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等。研究综合考虑了企业间各知识要素及综合知识的动态互补性。研究发现: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创新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性;企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网络是协同演化的;随着集群创新潜力的增大,企业积极构建“远程”合作关系,网络稀疏性增强,企业间的重复合作次数及网络信息传播效率降低。企业应积极地与不同企业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并增强局部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特别是在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又相互关联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博弈关系促使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各企业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博弈关系。本文对同质企业间的博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与市场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博弈分析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传统合作创新模式中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将第三方中介机构引入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组织中,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中介式捆绑合作创新机制进行探究。根据第三方机构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将中介式捆绑合作创新分为信息仲裁和信息中介机制,并针对不同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竞合理论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整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产业集群能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根据竞合理论剖析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内在机制,进而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中的整合对象、整合主体、整合媒介、整合动力与整合绩效等整合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竞合理论基础上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整合机理模型,为提升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7.
集群企业知识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福茂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35-154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集群企业知识分享行为意向分析模型,对某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有关假设做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的知识分享态度和知识分享行为控制力对知识分享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促进知识分享,集群企业间的竞争对企业知识分享态度有消极影响,而知识分享能力在所有因素中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吴波  贾生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45-1852
 面对全球价值链锁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按照能力来自于经验的逻辑,从外部网络和内部创新两个方面认为开放网络为集群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新知识,拉动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经验;战略先行意味着集群企业积极地进行新市场、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经验;并且网络开放所提供的多元化的新知识为企业带来的新的成长机会,从而强化了集群企业的战略先行,因而战略先行成为影响“网络开放-吸收能力”关系的中介变量。利用浙江省5个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196家集群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证实了网络开放和战略先行对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构建的积极作用,以及战略先行对“网络开放-吸收能力”关系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国佳  李建华  沈旺 《情报科学》2012,(4):590-594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产业集群的两个维度(贸易依赖和非贸易依赖)、信任的两个维度(友善和可靠)、知识获取的两个维度(知识采集和知识创新)角度对三者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参与及信任对知识获取有积极的影响;信任在产业集群参与及知识获取之间起中介作用;不同维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显示企业需根据知识获取的不同来源,集群制定参与策略,调整企业间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皎平  侯楠  徐雷 《科研管理》2015,36(6):68-74
文章以集群企业间竞争程度为调节变量,以创新协同效应和创新抑制效应为中介变量剖析了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数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一方面知识溢出促进了集群的创新协同从而对创新具有正效应,另一方面知识溢出具有创新抑制效应从而对集群创新具有负效应,集群企业间竞争程度负向调节了知识溢出的创新协同效应,正向调节了知识溢出的创新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