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课堂     
策划人话:自2010年4月9日中国教师报发布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来,以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为代表的一批典型课改示范校,引起了基础教育界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潮。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等课改范式学校,成为众多渴望课改学校纷纷效仿的样本,  相似文献   

2.
河北唐山第六十八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从2007年开始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创新、实践,终于摸索出独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动力课堂。我校动力课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国课改领域的一朵奇葩,成功入选中国教师报全国高效课堂"新九大范式",为课堂改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教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好方法、好点子,对全国的高效课堂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威县人才学校是一所拥有3600多名学生的农村民办学校.2006年课堂改革以来,教学成绩逐年上升.2009年7月,我校应邀参加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主办的中国名师大讲堂活动,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特色学校".2011年10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教育网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发展论坛年会暨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名校创建"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授予我校"全国课改名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目前流行的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高效课堂的呼唤,山鸣谷应;其实验,铺天盖地;其议论,不绝于耳。近日读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下简称"教学范式"),笔者的观点是:赞同"高效课堂"的提法,不赞同其中某些极端的观点与做法。我们追寻高效课堂,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何谓高效?效,即效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叫效率。由此得  相似文献   

6.
<正>1 2015年6月中旬,我有幸和敖汉旗教育局局长、有关股室长、校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近200名全旗教育精英,历时两天,行进在雨中,穿梭于课堂,观摩了四所"课改先进校"的"自主高效课堂"。B中在原来的"以构建全新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基础上,升级到现在的"自主高效课堂",由此而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学习小组不叫学习小组了,叫"学习共同体";课代表不叫课代表了,叫"学科长";班长不叫班长了,叫"主任助理";老师不叫老师了,叫"大同学";学习不叫学习了,叫"学术体系";学习规范不叫规范了,叫"学习公约";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堂新则教育新,课堂减负则师生减负,课堂高效则教育高效,课堂快乐则学习快乐。课改必"改课","改课"必走高效课堂之路。那么,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高"在何处?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哪里?高效课堂能否减轻师生的负担?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究竟该往何处去?……这些十分现实的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一线教师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保证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本文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一、"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1."高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学生有最大的收获。着眼点在于知识数量与教学进度,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中旬,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新教育研究院、两江教育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共聚一堂,探讨交流十年课改经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是此次论坛重要的支持媒体之一,柴纯青社长参加论坛活动并主持对话。  相似文献   

9.
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堂新则教育新,课堂减负则师生减负,课堂高效则教育高效,课堂快乐则学习快乐。课改必“改课”,“改课”必走高效课堂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师正在努力打破传统,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能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教学新范式。这样的新范式,主动融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技术、贯穿了课内与课外的空间、整合了校内与校外的资源,并且结合了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本文以现实教学课为例,简洁地表示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深度学习,打造智慧生态课堂,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各地城乡中学的课改浪潮中,大都打着创建高效课堂的旗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课改的确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但不少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怎样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简单、有序、深刻。  相似文献   

12.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教育新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更倚重于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便是历史的选择。近两年很多学校开始推行"15/20/10"的高效课堂范式,下面仅就本人观摩的一节思想品德课,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一、15/20/10/高效课堂范式的基本结构15/20/10课堂教学范式简单地说是将一节课分为三个阶段,即15分钟、20分钟、10分钟,通过自学、订正、反思、讨论、交流、评价、总结、反馈等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14.
<正>"高效课堂,有效作业"是新课程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通常讲的"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时间消耗获取最大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笔者曾参加了一次关于"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沙龙活动,认真体会了与会同仁对"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诠释和解读,颇有感想。许多发言丝毫没有涉及高效课堂的实质,完全走向高效课堂的对面,这是对高效课堂的误读和曲解。这些误读和曲解必然使"高效课堂,有效作业"趋于形式化,直接导致低效课堂和无效作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改革的目标是构建"节能减耗、增效高效"的"新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学生潜力挖掘的"高级课堂"、基于教学重点巡回再现的"循环课堂"、基于元认知学习的"元级课堂"与基于思维导图学习的"深度课堂"。新课堂创建的实践切入点是:关注质量形成的关键链环,积极研发助学新工具,打造课堂改革的脚手架。微观课堂结构重构是迈向"新课堂"的大致路线。实现课前、课堂、课内一体化联动,在"七环高效教学环路"基础上积极重构课堂,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6.
"359新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先学后教、问题导学、训练跟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表述、自己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课前预习、二次备课、明确目标、问题引领、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引导点拨、反刍总结、定时训练"九个环节将课改理念、教学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当中,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全国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探索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力图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一些地区和学校提出"高效课堂"、"有效课堂"、"品质课堂"、"智慧课堂"、"卓越课堂"等课堂模式。对于这种情形,有人用八个字作了描述:一片繁荣、乱象丛生。这样概括或许有些偏颇,但也反映了某些实情。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和教师的对话中学习、交流,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意义建构上来。课程改革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有校长、教师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希望在体现  相似文献   

18.
张四保 《辅导员》2012,(33):10-12,25
背景:1997年,太谷县作为山西省实施素质教育联系县,开始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验。2001年,又作为全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县,参加课改实验。"24字模式"日趋完善、《导学新方案》在全县得到普及、建立了盟区教研体系……太谷县采取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成功做法,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的持续高位运行、和谐健康发展。近年来,到太谷参观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更是络绎不绝。瓶颈一:如何让每位教师更新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之中,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9.
齐鲁名校长人选、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杜金山校长,近年来推行“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他如何在5年左右时间里,把一所普通中学办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他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嬗变,在典型的“县中”地基上建设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现代学校?近日.陶继新先生应约与杜校长进行了一次网络对话,字里行间激荡着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彭阳一中青年教师"高效课堂"大赛落下了帷幕。本次大赛历时五周,有57位教师参加了说课、作课活动,有近百名教师参加了看课和评课活动,可谓盛况空前!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当前"高效课堂"仍存在许多问题。一、对"高效课堂"理解出现偏差"高效课堂"一词的提出有其具体的社会背景,它是山东杜郎口中学实施课堂改革后,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其产生的过程看,它并不是一种教学理念,更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代名词。课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